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技术中心>低压电器可靠性概况及其发展

直播推荐

更多>

企业动态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低压电器可靠性概况及其发展

2006年12月01日 09:01:03人气:1263来源:烟台勾股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引 言
    
     低压电器的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及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产品的可靠性是产品质量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品的质量严格说起来应包括其性能及可靠性两个方面,一个产品尽管其性能指标很高,
但若其可靠性不高的话,就不能算是一个质量好的产品。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基本上取决于该系统所用元
件的可靠性,同时系统的可靠性一般随系统中所用元件的数量增加而下降。随着系统向大型化方向的发展,一个
自动控制系统所用元件的数量越来越多,只要其中一个元件发生故障,一般就可导致整个自动控制系统发生故
障,并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所以自动控制系统中所用的电气元件的可靠性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电力系统与低压配电系统中使用了各种低压电器,如果这些低压电器发生故障就导致电力系统与低压配电系
统发生故障而造成停电事故,甚至会危及供电线路和用电设备的安全,它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将更为巨大。因此,
开展各种低压电器的可靠性研究与应用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可靠性技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可靠性研究始于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发现
军用雷达处于故障状态的时间高达84%,这就促使美国深入开展电子元件和电子设备的可靠性研究,并制订了有关
可靠性管理、可靠性设计及可靠性试验等方面的标准。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电子产品的可靠性研究方面已逐
渐成熟,这对提高美国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起到了很大作用。从20世纪70年代起可靠性工作逐渐扩展到美国的机
械、电力、电工及化工等工业部门。
    
     美国是世界上从事可靠性研究zui早、范围zui广、zui有成效的国家。原苏联、日本、德、英、法等国在美国之
后也积极开展了可靠性工作,并取得了不少进展。
    
    国外电器产品可靠性工作概况
    
     1 可靠性标准的制订
    
     国外的电气公司与各种机构(如lEE、IEEE等)中,可靠性工作都很受重视,一些的电气公司都设有
可靠性管理部门或设有专职的可靠性工程师。有些产品已规定了可靠性指标,有些产品虽还未规定可靠性指标,
但在公司内部已开展可靠性研究工作,产品可靠性的高低已成为国外各公司间竞争的重要手段。
    
     IEC在1965年成立了技术委员会TC56(可靠性与维修性技术委员会),至今已发布了不少关于可靠性与维修性
方面基础性或共性的标准:如IEC300《可靠性与维修性管理》,它为产品在制订可靠性与维修性时提供管理导
则,还作为IS09000系列标准的补充文件提供有关可靠性方面的内容;还有IEC605《设备可靠性试验》与IEC706
《维修性导则》 IEC605是关于设备(既可指电子设备,也可指电工设备或机械设备;既可指元件,也可指装置)可
靠性试验方面一套较为完整的基础性标准,它规定了设备可靠性验证试验和可靠性测定试验的总原则、具体程序
及试验方案。
    
     在电器产品可靠性标准的制订方面,IEC255电气继电器标准中的IEC255——0——20《电气继电器的触点性
能》、IEC255——0——10《电子元件质量评价系统在有或无继电器上的应用》及IEC255——19《机电式有或无继
电器的质量评价》等标准都有可靠性的内容IECSC41A在1988年6月发出46号文件,提出在现有IEC标准的基础上应
补充“应用于小电流的有或无继电器的可靠性试验”、2002年IEC发布的标准IEC60050——444《电工术语基本继
电器》的444——07节中也列入了12条关于可靠性方面的术语。
    
     美国于1964年发布了军用标准MIL——R——39016《有可靠性指标的电磁继电器总规范》;日本于1980年发
布了日本工业标准JISC5440《有可靠性要求的控制用小型继电器通则》;前苏联于1983年发布的rOCTl2434-83
《低压开关电器通用技术条件》中规定了产品的可靠性要求和可靠性试验方法;德国的VDE0660《低压开关电器规
范》中规定:“产品机械寿命和电寿命的额定值是取占90%的接触器所能达到的极限通断次数”,这意味着用可靠
寿命(可靠度等于0.9)的概念来考核接触器的机械寿命和电寿命。
    
     法国在工业用控制设备——接触器标准NFC63——100中规定:“对成批生产的电器,特别足约定发热电流小
于或等于40A的电器,机械寿命足在有代表性的样机上以重复方式进行试验的,制造厂在统计了试验结果后给出产
品的机械寿命值”,这实际上也是规定了用可靠性的概念来确定接触器的机械寿命。
    
     2 可靠性试验研究
    
     美国、日本在继电器的可靠性寿命试验中已普遍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如日本安川公司在继电器的接触
可靠性中采用了Inter8008型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的自动试验装置;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在继电器可靠性试验中采用
了微型计算机控制的全自动试验装置;日本富土通公司在舌簧继电器的可靠性试验中采用了计算机控制的试验装
置,该装置可同时进行200个舌簧管的寿命试验。
    
     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在对电器产品加速寿命试验的模式、方法及数据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例如,日本以负载
电压及负载电流为加速变量进行了开关的加速寿命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算出了不同负载电压和负载电流值时的加
速系数。
    
     3 可靠性物理的研究
    
     国外是从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研究可靠性物理的,美国*ROME航空发展中心在20世纪60年代初首先开始对
现场失效的元器件进行失效分析。J.Vaccro首先提出用“失效物理学”这一概念来研究元器件的可靠性,1962年
起美国每年召开一次“失效物理”会议,1967年起改称“可靠性物理”会议。
    
     所谓“可靠性物理学”就是专门研究产品失效机理的科学,它对产品怎样失效及为什么失效的具体物理、化
学过程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可靠性物理学的研究是提高产品可靠性的基础性措施。美国、日本等国家对可靠性
物理的研究都很重视。
    
     4 可靠性学术会议
    
     国外在可靠性学术交流方面也很活跃,涉及到可靠性的学术会议有:
    
     IEEE霍姆电接触会议(每年召开一次);电接触会议(每年召开一次)可靠性物理会议(每年召开一次)
可靠性与维修性会议(每年召开一次)。
    
     5 可靠性数据统计与调查
    
     可靠性数据是进行产品可靠性设计(特别足可靠性预计)、可靠性分析及可靠性增长的基本依据,所以国外十
分重视可靠性数据的建立。如美国政府的一个工业数据交换中心(GIDEP),它包括美国及加拿大的六百多个成员单
位,共建立了失效数据库、可靠性及维修性数据库等;前苏联电工研究所建立了包括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
继电保护装置等电力设备的可靠性数据库。
    
     20世纪70年代起,断路器的可靠性研究工作开始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与重视。IEEE开关设备技术委员会
断路器可靠性工作小组从1971年到1985年15年间在范围内开展了高压断路器的可靠性研究,其中一个重要部
分就是对使用中的高压断路器的故障进行了*次性可靠性调查。此次调查中的77892个断路器来自22个国家
的102个公司,涉及额定电压在63kV及以上的各种类别断路器。调查中发现断路器运行中的绝大多数故障(70%)足
机械方面的原因,19%是辅助电路和控制电路上的电故障;而绝缘问题引起的故障占所有故障的8.3%。通过分析,
该工作小组认为特别需要提高断路器的机械可靠性。
    
     1986年,IEEE开关设备技术委员会又成立了一个新的断路器可靠性工作组,其主要目的足进行第二次高压断
路器可靠性调查。此次调查于1988年1月1日起到1991年12月31日止。调查中来自22个国家132个公司的70708
个断路器,是1978年1月1日后使的、额定电压为72.5kV及以上的SF6断路器。由3833张故障卡分析看出:第二次调
查中断路器的故障率比*次调查时显著降低。但操作机构故障(机械故障)仍是造成断路器故障的主要原因,其
次是电气控制和辅助电路故障。
    
     近年来,IEEE电力系统可靠性委员会低压断路器可靠性工作组对低压断路器可靠性进行了调查。调查中脱扣
器和脱扣校准故障率zui高,为其他故障模式(机械故障、电触头故障)的两倍或更高,而IEEE工业应用学会可靠性
委员会1985年对工业用断路器的可靠性进行的调查表明,对于使用时间少于15年的断路器(不包括塑壳式断路器)
来说①室外安装断路器的故障率比室内的高1.54倍。②具有电子脱扣器的断路器故障分为“拒闭合”44%和“误打
开”56%。③具有机电脱扣器的断路器故障很大比例为“拒闭合”93%。由此可见,国外已对高低压断路器做了较
细致的可靠性调查,并归纳出了主要故障模式。但于总结调查的结果,未做任何结论性评论。关于断路器可
靠性验证试验方法、断路器可靠性指标的制订及评估方法等理论研究方面的内容未见有相关公开发表的文献。
    
    国内电器产品可靠性
    
     工作概况
    
     原机械工业部对电器产品的可靠性工作十分重视,早在1980年原机械工业部电工局委托河北工业大学举办了
两期电器新技术学习班,可靠性技术是其中主要内容之一,1983年10月成立了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工产品可靠性
研究会,在该学会组织下开展了电工产品可靠{生研究工程与学术交流活动,并多次举办了电工产品可靠{生学习
班及电工干部可靠性研讨班,对我国电工行业的可靠性工作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原机械工业部曾多次
发文召开可靠性工作会议,部署在机电行业中开展“限期考核机电产品可靠指标”的工作,从1986-1991年共发布
了七批(共1189种规格)限期考核可靠性指标的机电产品清单,其中包括继电器、接触器、变压器、量度继电器、
电动机、电力电子器件等产品,这对推动我国电工产品的可靠性工作有很大的作用。1994年原机械工业部又召开
机械工业可靠性工作会议,会上提出可靠性必须从产品设计抓起,并规定凡是列入部或省市机械厅局开发计划和
重大技术设备攻关的项目,应加强可靠性设计和试验研究工作:要求在立项时提出可靠性设计目标和攻关内容,
产品鉴定或项目验收时应对可靠性目标进行审核评定。会上决定在机电产品中进一步开展可靠性认定工作。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电工产品可靠性研究在电力电子、电机、变压器、电器与继电保护装置等领
域均做了不少工作,其中在电器可靠性研究与应用方面大致做了以下工作。
    
     1 电器可靠性研究方面
    
     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成都机床电器研究所、许昌继电器研究所及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组织下,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开展了电器可靠性研究工作。电磁式中间继电器、小容量交流接触器、低压断路器、
洗衣机、电冰箱的可靠性研究被列为原机械工业部重点项目,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上述产品的可靠性研
究,通过理论分析及大量试验数据统计分析了产品的失效机理,研制了一些可靠性试验装置,提出了这些产品的
可靠性指标及考核方法。通过对这些产品的可靠性考核与早期失效机理的分析,对产品设计及制造艺提出了改进
措施,使这些产品的可靠性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取得了一定成效。
    
     2 电器可靠性准的制订
    
     制订了国家标准GB/T15510《控制用电磁继电器可靠性试验通则》(北京电工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和河北工
业大学负责起草)。
    
     制订,了国家军用标准GBl0962《机床电器可靠性通则》(成都机床电器研究所起草)。
    
     制订了国家军用标准GJB65B一99《有可靠性指标的电磁继电器总规范》(国营792厂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
究所负责起草)。
    
     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小容量交流接触器的可靠性试验方法、家用和类似用途的过电流保护断路器的可靠性试验
方法、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可靠性试验方法等三个标准已列入中国机械工业行业标准2003年制订计划,正在制
订中。
    
     3 可靠性试验装置的研制
    
     河北工业大学建立了电器研究所检测中心,该检测中心于2001年5月通过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的队
可,具有进行有关电器可靠性认证试验的资格,并研制了微机控制的小型断路器可靠性试验装置,与继电器、接
触器可靠性试验装置及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可靠性试验装置,河北工业大学还与许昌继电器研究所合作研制了量
度继电器可靠性试验装置。
    
     4 可靠性指标的考核
    
     有几十种规格的控制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交流接触器、熔断器等电器产品进行了可靠性指标的考核工作。
    
     5对电器可靠性设计进行了初步探索
    
     河北工业大学等单位在电器电磁系统与触头的可靠性设计方面已开展了一些研究,在1988年美国继电器年会
与1994年第17届电接触会议上发展了其初步研究成果。河北工业大学与清华大学合作完成的科研项目“电工
设备现代设计理论与试验研究”中对电器电磁系统的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进一步作了研究。以河北工业大学为主
要完成单位的科研成果“低压电器可靠性设计与检测技术的研究”获得了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电器产品可靠性工作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我国电器产品可靠性研究虽然在上述几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我国电器产品可靠性研
究工作起步较晚,不少电器产品还未开展可靠性研究与考核工作,在新产品开发时尚未认真开展可靠性设计与可
靠性制造,特别是我国电器行业的大多数企业对可靠性工作还重视不够,可靠性工作尚未认真开展,我国电器产
品的可靠性水平还普遍低于发达*的可靠性水平。
    
     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以优取胜,以质量与可靠性取胜,必将成为共识。为了进一步开展电器产品的可靠性工
作,以提高我国电器产品的可靠性水平,应进一步做好下列工作:
    
     (1)除了上述已制订或正在制订的几种电器产品可靠性试验方法的标准外,应尽快制定其他主要电器产品(如
低压断路器、热继电器等)可靠性试验方法的行业标准。
    
     (2)由于可靠性试验装置是进行可靠性验证试验的*手段,所以应研制各种主要电器产品的可靠性试验装
置。
    
     (3)开展电器产品失效分析工作。失效分析是指对失效产品进行分析,找出其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针对失
效分析中找出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电器产品可靠性。
    
     (4)电器生产企业应加强可靠性管理工作。为了开展可靠性设计、可靠性生产、可靠性实验和失效分析工
作,必须要有健全的可靠性管理组织;为了收集现场使用中的失效产品或现场失效信息,也需要健全的可靠性管
理组织;为了把失效分析得到的信息反馈给设计部门、生产部门和试验部门,更需要健全的可靠性管理组织。因
此,加强可靠性管理工作是十分必需和重要的。
    
     (5)应加强电器产品可靠性基础知识的普及工作与可靠性方面的人才培养,有条件的电器产品研究机构及大
型企业可适当培养一些电器可靠性方面的硕士和博士。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更多 >

工控网机器人仪器仪表物联网3D打印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农业机械食品加工设备制药设备仓储物流环保设备造纸机械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化工设备电子加工设备水泥设备海洋水利装备矿冶设备新能源设备服装机械印染机械制鞋机械玻璃机械陶瓷设备橡塑设备船舶设备电子元器件电气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关闭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