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全文) |
|
充分发挥我国优势,用足用好中国已有的制造业基础,顺市场之变化而为,有利于推动实现《中国制造2025》所定下的“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结构优化”等基本方针,从而最终在2025年达成中国制造业又“强”又“大”的目标,为中国制造2035乃至中国制造2045打下坚实的基础。 |
|
·
|
||
·
|
||
· 李毅中谈《中国制造2025》 创新是关键
|
||
·
|
||
·
|
||
![]() |
![]() |
![]() |
![]() 苗圩指出,如果说简单概括一下中国制造目前的情况,可以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值得关注,就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过程当中,2010年我国再次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我们的研究机构查了有关的资料以后,给我的结论是大约在1850年前后,中国丢掉了制造业第一大国这个位置。经历了150多年后,我们又重回制造业第一大国这个位置,这对我们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但是大家也都知道,我们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是大而不强。我们从现在开始,要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去转变,这就是我们制订《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时代背景。【详细】 |
|
![]() 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要想办法走出困境,而唯一的出路就是创新。创新主要是指技术创新,这不仅仅是要发展新经济,更加重要的是利用这个机遇来加深对传统产业的改造。目前,全球经济贸易环境有了新的变化。全球不同的国家各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所以大家都希望在自己有优势的领域里进一步推进自由化,好进入别人的市场;在自己没有优势的领域则希望能多一点保护。【详细】 |
||
![]() 就全球经济竞争与产业变迁的视角而言,中国即将公布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既是对德国提出的“工业4.0”发展规划的回应,也是基于中国早日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结合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产业发展基础与技术积累,力图构筑中国经济高边疆的重大发展战略。显然,该规划的出台及有效实施,不仅具有技术层面的国家意义,更是中国由贸易和制造大国向产业与资本强国升级的最重要基础。 【详细】 |
||
![]() 在此背景下,中国确实需要一幅推进制造业发展的蓝图。2013年初,中国工程院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检总局共同组织开展了“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和原副院长朱高峰担任组长,组织50多位院士和100多位专家共同参与研究工作。【详细】 |
||
|
|
Copyright 2015 gk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0571-87756395 展会合作/友情连接:0571-89719789 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智能制造网-中国工业控制及自动化行业领先 B2B平台与网络咨询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