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为嵌入式系统带来很多挑战
2019-05-15来源:运控伺服标签:嵌入式系统
将FPGA集成到嵌入式系统最大的挑战是如何配置FPGA的逻辑,以及将传感器输入和控制输出与它连接起来。许多嵌入式系统设计人员对于在实时操作系统下运行的微处理器上编程非常熟练,但他们不喜欢在芯片级对硬件进行定义,这需要有设计工具和语言如VHDL方面的知识。当然,冒昧进入芯片级领域还意味着需要设计和构建芯片周边的电路板,虽然这对于一些嵌入式系统设计人员来说已经过时了,但仍然有许多设计人员宁愿尽可能地使用现成的硬件,特别是当硬件必须精确地测量出传感器数据并对其作数字化处理时。
目前有许多FPGA配置工具,有些工具需要VHDL或其它语言编码完成硬件定义,有些工具提供了图形配置环境,还有的工具允许你使用熟悉的工具编写软件,然后将代码下载到FPGA中。在选择哪种方式适合时需要考虑几个问题,其中一个考虑因素是你的背景。你是否是一个富有经验的硬件开发人员并对FPGA的基本操作有深入的认识?如果是,就可以利用低级工具充分发挥你的经验并深入实地进行配置。也许你不是硬件工程师,但你是一位优秀的程序员并且能很容易掌握新的编程语言,那么你可能需要选择一个能够让你充分运用数据结构和程序细节进行编程的工具。另外一个可能是你既不是硬件专家也不是软件专家,但由于你对整个系统内在的理论或系统所投入的应用非常熟悉而来设计系统,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应该选择一个可以让你以自己的语言进行设计的工具,而不必学习复杂的FPGA或硬件描述语言。
另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是你计划设计的系统所要求达到的功能是什么。如果正在设计多个不同类型的系统,可能通用硬件设计工具最为适合。有许多人花费很多时间成为使用这些工具的专家,你也可以加入其中。如果想将涉及面缩小一些,那么也有工具去处理那些“常规”事务,而让你专注于可以增值的地方。举个例子,有许多工具可以帮助你很快开发出信号处理系统并将其配置到FPGA中去,也有一些经优化的工具专门用来增加测量和控制功能。
还需要考虑系统配置希望怎样设置的问题。要有怎样的尺寸?与PC连接吗?有的FPGA开发工具要求你开发FPGA周边所有硬件,另一些则要求使用一种特殊的内建有FPGA的电路板。对于后者,很多和板上其它资源如I/O与总线连接的工作都已做好,这样可以大大加快开发的进度,因为你无须关注诸如抗噪性、稳定时间和串扰之类的事项。对于此类系统,你应该确保与I/O的连接只有一些简单功能。如果系统需要大量与运行Windows或RTOS的PC连接,那么应选择那些能够跨平台的设计工具。如果用于开发PC端接口的API很有限的话,设计效率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设计系统
设计一个完整系统的第一步是确定你的算法哪一部分需要放到FPGA中并执行,有以下几种可能性。第一,整个应用都可以在FPGA上执行,你无须通过键盘、显示器或鼠标等用户交互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用软件开发就可以完成所有工作。第二,也可能将应用嵌入到FPGA中去,但你想有一个在PC上运行的Windows用户界面,这就意味着需要开发一个在Windows下运行的程序来和FPGA进行通信。这要看你的开发工具是否按照这种思路开发,可能很棘手,也可能很简单。第三,另一个常见的情况是,你希望在FPGA和一个微处理器平台如单板机或运行RTOS的嵌入式PC之间分配你的应用程序,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也需要一个Windows用户界面。
有几个原因你可能无法将整个应用程序嵌入到FPGA中去。应用程序大小是其中之一,FPGA的逻辑门数量有限,并且最终放入FPGA中的代码因编程人员以及生成代码的自动系统不同而效率可能很高也可能很低,另外FPGA上供用户使用的RAM容量也很有限,而基于PC的平台一般都带有相对较大的内存和硬盘空间。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FPGA设计常常无法进行浮点运算,市面上有在FPGA上执行浮点运算的工具,但它们可能可以也可能无法与你正在使用的开发工具兼容,如果无法全部以整型算法运行整个计算,可以放一部分在PC上执行。PC还可以提供一些其它好处,而这些好处在FPGA上无法容易地实现,包括文件I/O、网络操作、打印能力和基于PC的测量和控制能力,如图形识别/处理、GPIB/VXI工具控制以及与工业总线如CAN、RS-232和RS-485的接口等。
FPGA为嵌入式系统带来了在尺寸、成本和性能上的优点,特别对I/O处理加入智能特性非常有帮助,利用FPGA可以实现基于软件且运行RTOS的系统无法实现的时序和同步。你可以通过微处理器和RTOS平台如嵌入式PC执行大多数应用程序,但需要芯片级解决方案进行信号解码和编码或生成输出信息;同样,你也可以在FPGA上执行大多数应用程序,但需要另一个平台来完成更高级的任务。使用FPGA有一些挑战,但有许多工具可以帮助你解决这些问题。最主要的考虑因素是你的技术特点,系统需要完成什么任务以及系统如何设置。
下一篇:嵌入式开发学习的法则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 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 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