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原理
发光细菌(如费希尔弧菌)在进行新陈代谢时会发出光,该光波长在490nm左右,细菌发光是荧光酶所致,反应式如下:
FMNH2(黄素单核苷酸)+ O2+R-CHO——FMN+H2O+R-COOH+Light
这种发光过程极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凡是干扰或损害细菌呼吸或shengli过程的任何因素都能使细菌发光强度发生变化。当有毒有害物质与发光菌接触时,发光强度立即改变,并随着毒物浓度的增加而发光减弱。这种发光强度的变化,可用一种精密测光仪定量地测定。通过光线变弱的程度与无毒对照空白试验比较来获得水样毒性的大小。
技术参数
菌液供给方式 | 连续培养,连续供给 |
能响应的毒性物质 | >5000种 |
精密度 | ≤10.0% |
稳定性 | ≤±10.0% |
灵敏度 | EC50(七水合硫酸锌)≤6 mg/L |
菌剂维护周期 | 30天 |
毒性等级 | 五档可设,分别为低毒,中毒,高毒,重毒,剧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