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IS4800系列一维激光条码扫描引擎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深圳市大真条码技术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
  • 厂商性质
  • 更新时间2021/7/11 17:11:34
  • 访问次数133
产品标签: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进入展商展台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条码打印机,数据采集器,条码扫描器
产品特点: 微型单线激光扫描引擎IS4800系列是专为简易集成于OEM设备设计。这些结构紧凑的引擎具备强大的扫描性能,能够灵活应用和体现高性价比,减少了总成本和装配需求。软件和硬件解码选项可用来满足主机系统的要求,并提供的性能。
IS4800系列一维激光条码扫描引擎 产品信息

  IS4800系列微型激光扫描引擎具有强效的一维扫描性能,灵活的内置式设计确保其能够简单便捷地集成到OEM设备中。
  IS4813(3.3V)和IS48155(V)非解码扫描引擎结构紧凑,体积轻小,对电源要求低。这两种引擎具有符合工业标准的10-针管脚,能输出数字化条码信号。附带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包含许可的正版解码库,避免了开发客户化所需的资源消耗。IS4800系列是目前市场上占据空间最小的扫描引擎产品之一,因而是集成到PDA或PDT等小型移动设备的理想选择。
  带有解码板上的lS4800系列引擎从硬件上优化了产品的配备,lS4823(3.3V)和lS4825(5V)就带有配备了TTL或USB接口的解码板。此外,您还可以选择组装完整的模块,扫描引擎与解码板均组装在一个固定的支架上。
  解码引擎内置的解码几何算法,能够快速解读几乎所有标准的一维条码,包括GSl Databa(TM甚至是破损的条码。
  IS4800具有市面上激光扫描引擎中的扫描角度,因此它可以靠近扫描窗口处扫描较宽的条码。集优越的扫描性能、方便的集成特征和行业的技术于一身,IS4800系列引擎可为系统集成商提供*的表现,助其将一维扫描解决方案整合到移动数据终端、手持式扫描器、自助取款机/服务终端、医疗诊断仪器及其他设备中。

 

特点:

每秒扫描100次:外形小巧。扫描性能强大
*的解码能力:能快速扫描所有标准一维条码,包括GS1 DataBar甚至是破损条码,提高生产力
金属铸造的机身外壳:大大加强耐用性,保护您的投资利益
支持3.3V和5.0V两种输入电压,配备TTL或USB接口:灵活的内置式设计,减少集成成本

扫描角度广:在固定安装应用环境下,也可靠近扫描窗口扫描较宽的条码

 

性能参数
光源 可视激光二极管激光,波长650nm
主机系统接口 引擎:符合工业标准
解码板:TTL RS232或USB接口
物理参数
  引擎(无支架卡扣) 解码板 组装模块
体积(长X宽X高) 24.5mm×14.2mm×11.Omm 24.7mm×11.8mm×6.8mm 38.4mm×26.7mm×18.8mm
重量 8g 2g 15g
末端 10针ZlF连接器 12针ZIF连接器 N/A
安装孔 2个M1.6×0.35mm安装孔,最深2mm   3个金属安装孔M2 X 0.4规格
电学参数
输入电压 IS4813/IS4823:3.3±0.3VDC
IS4815/IS4825:5.0±5%VDC
工作电流 IS4813:<120 mA,IS4815:<70mA
IS4823:<150mA,TTL and<170mA USB
IS4825:<135mA,TTL and<135mA USB
待机电流 IS4813:<30mA
IS4815:<15mA
休眠电流 IS4823:5.5mA TTL and 65mA USB
IS4825:15mA TTL and 53mA USB
环境参数
工作温度 0℃ to 40℃(32°F to 104°F)
存储温度 -40℃ to 70℃(-40°F to 158°F)
湿度 5%一95%relative humidity,non-condensing
照度 70,000流明(阳光直射)
抗震性 7G over 10-500 Hz
抗摔强度 2000G for a duration Of 0.85 msec
扫描参数
扫描速度 每秒100次
扫描类型 Single line
扫描角度 54°
可识别的印刷对比度
可读的最小条码 4mil(0.102mm),视而定
解码能力 所有标准一维条码,包括GS1 Databar(IS4813和IS4815要视而定)

 

在找 IS4800系列一维激光条码扫描引擎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