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电动吸吮自清洗过滤器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江苏亿利达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无锡市
  • 厂商性质经销商
  • 更新时间2022/7/9 9:57:54
  • 访问次数139
产品标签: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江苏亿利达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9月,是一家集环保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安装调试、售后服务为一体的*企业。公司位于江阴市临港新城新材料产业园—璜土镇。地理位置*,交通十分便利。
公司目前占地面积约22亩,其中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较好的生产设备,主要产品有:紫外线消毒设备、软化水设备、机械过滤器、定压补水机组、反渗透装置、分集水器等。多年来,公司已为食品、饮料、制药、医院、机密电子、化工、电力、涂装表面清洗、海水淡化等行业提供了各种需求的水处理成套设备。
公司在自主研发、设计环保工艺工程和环保机械的同时,长期保持科研及产品开发,充分吸收国内外技术,并结合实践使技术充分应用于产品上。公司产品远销国内外,曾出口到美国、英国、俄罗斯、新加坡、捷克、哈萨克斯坦、印度、缅甸、安哥拉、卡宾达等国家。
公司坚持“质量为先,用户至上”的服务宗旨,与广大新老客户共同合作,共创辉煌,为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而不懈努力。 
软化水设备、机械过滤器、定压补水机组
电动吸吮自清洗过滤器
电动吸吮自清洗过滤器 产品信息
工作原理
      水由入口进入,首先经过粗滤网滤掉较大颗粒的杂质,然后到达细滤网。在过滤过程中,细滤网逐渐累积水中的脏物、杂质,形成过滤杂质层,由于杂质层堆积在细滤网的内侧,因此在细滤网的内、外两侧就形成了一个压差。
当过滤器的压差达到预设值时,将开始自动清洗过程,此间净水供应不断流,清洗阀打开,清洗室及吸污器内水压大幅度下降,通过滤筒与吸污管的压力差,吸污管与清洗室之间通过吸嘴产生一个吸力,形成一个吸污过程。同时,电力马达带动吸污管沿轴向做螺旋运动。吸污器轴向运动与旋转运动的结合将整个滤网内表面*清洗干净。整个冲洗过程约40秒到1分钟。排污阀在清洗结束时关闭。过滤器开始准备下一个冲洗周期。
清洗方式
      当水自过滤器中流过时水中杂质会逐渐积聚在滤网表面,从而导致进、出水管之间出现水压差。当压差达到预设值0.05Mp时反冲洗启动。吸吮扫描器由电机带动,绕滤网作螺旋运动,扫描器上的吸口借运动吸吮杂质微粒,通过排污阀排出,但不接触滤网,清洗过程30-60秒。依据对水质的要求,吸口式( 500-30 微米)多种过滤精度。
控制方式
      过滤器配有压差开关和集成制器。当水差达到预设值时压差开关启动,电控系统进入反冲洗程序。反冲时间可由集成控制器预设。
特点
设备结构紧凑、坚固可靠
反冲耗水量少,所需水压低
过滤精度高,适于各类水质
反冲时压降小,不影响正常供水

卧式电动吸吮自清洗过滤器技术参数

型号
管径
流量
T/H
排污管口径
(mm)
较小水压
较大水压
YLXS-50W
50
20
DN50
0.25MPa
1.0MPa
YLXS-80W
80
50
DN50
0.25MPa
1.0MPa
YLXS-100W
100
80
DN50
0.25MPa
1.0MPa
YLXS-150W
150
150
DN50
0.25MPa
 
 
较高水温
65度(特殊要求时可达100度)
反冲时间
50-90秒
反冲耗水量
约280-310公斤
电源
380V、50Hz、3相、控制器220V
电机功率
吸口式0.37Kw
过滤器机壳
碳钢表面树脂涂层
滤网
不锈钢多层复合网、不锈钢丝网+PVC骨架
排污阀
铸铁表面树脂涂层
立式电动吸吮自清洗过滤器技术参数
型号
管径
流量
T/H
排污管口径
(mm)
较小水压
较大水压
YLXS-150S
150
150
DN50
0.25MPa
1.0MPa
YLXS-200S
200
300
DN80
0.25MPa
1.0MPa
YLXS-250S
250
400
DN80
0.25MPa
1.0MPa
YLXS-350S
350
1000
DN80
 
 
 
较高水温
65度(特殊要求时可达100度)
反冲时间
60-120秒
反冲耗水量
约500公斤
电源
380V、50Hz、3相、控制器220V
电机功率
吸口式0.37Kw
过滤器机壳
碳钢表面树脂涂层
滤网
316不锈钢(编织、烧结、锲形)
排污阀
铸铁表面树脂涂层

在找 电动吸吮自清洗过滤器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