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氮机脱氧剂的使用方法以及使用注意事项介绍
制氮机在社会上应用已经是很广泛了,大家对于制氮机也都是比较熟悉了。制氮机主要是以空气为原材料,把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进行分离的一种制氮设备。制氮机在运行的时候是需要使用脱氧剂的,那么脱氧剂应该如何使用,在使用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什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脱氧剂使用方法是主要分为装填、进料、更换等几个主要步骤。 (一) 装填 1、 装填前,必须先清洗反应器并对反应器进行气密性试验。如果装填高度超过1米,建议先将催化剂装入无底布袋中,再将其送入反应器中。 2、 上法兰之前,必须先用洁净的空气从反应器底部进行吹扫,将填装过程中因冲击和摩擦而产生的粉末吹出。 3、 关闭法兰,对整个反应器进行气密性试验。 4、 (二) 进料 1、 用于氢气中或氮气中加氢脱氧: 催化剂不需要活化,可直接投入使用。使用前必须先用氮气以充放压的方式,将反应器中的空气置换干净。投料时可直接引进预精制的氢气或加氢氮气,反应器中的催化剂即可进行催化反应脱除气体中的微量氧气。 (二) 更换 当通过分析确定催化剂达到寿命后,必须进行更换。更换时应先采用氮气充放压(0.5-0.7MPa)的方法将床层内的物料置换干净,然后在氮气中配入一定量的空气(10-99%),对床层进行吹扫,并逐步提高配入空气量,直至加入气体全部为空气时,即可将催化剂卸出更换。 二、注意事项: (一)严禁在使用中大量氧(≥3%)的进入。 (二)严格做好系统的气密性试验。 (三)更换脱氧剂或开启脱氧反应器前,必须置换系统中的氢气。因某种原因造成装置停车时,脱氧剂不能与空气直接接触,需使用氮气将床层内的氢气吹扫干净后,方可卸出或接触空气,否则易造成催化剂粉化。
只有了解了制氮机的原理,处理故障才能游刃有余
氮气作为空气中含量朂丰富的气体,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它无色、无味,透明,属于亚惰性气体,不维持生命。高纯氮气常作为保护性气体,用于隔绝氧气或空气的场所。氮气(N2)在空气中的含量为78.084%。 制氮机是指以空气为原料,利用物理方法将其中的氧和氮分离而获得氮气的设备。制氮机以优质碳分子筛为吸附剂,采用常温下变压吸附原理分离空气制取高纯度的氮气。通常使用两吸附塔并联,由PLC控制进口气动阀自动运行,交替进行加压吸附和解压再生,完成氮氧分离,获得所需高纯的氮气,我厂使用的是PSA碳分子筛变压吸附法。 PSA变压吸附制氮原理:碳分子可以同时吸附空气中的氧和氮,其吸附量也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升高。而且碳分子筛吸附氧的速度也很快,吸附约1分钟就达到90%以上;而此时氮的吸附量仅有5%左右,所以此时吸附的大体上都是氧气,而剩下的大体上都是氮气。这样,如果将吸附时间控制在1分钟以内的话,就可以将氧和氮初步分离开来,也就是说,吸附和解吸是靠压力差来实现的,压力升高时吸附,压力下降时解吸,使碳分子筛重获新生。而区分氧和氮是靠两者被吸附的速度差,通过控制吸附时间来实现的,将时间控制得很短,氧已充分吸附,而氮还未来得及吸附,就停止了吸附过程。因而变压吸附制氮要有压力的变化,也要将时间控制在1分钟以内。变压吸附制氮正是利用碳分子筛的选择吸附特性,采用加压吸附,减压解吸的循环周期,使压缩空气交替进入吸附塔来实现空气分离,从而连续产出高纯度的产品氮气。 PSA制氮基本工艺流程:空气经空压机压缩后,经过除尘、过滤、干燥后,进入空气储罐,经过空气进气阀、A吸进气阀进入A吸附塔,塔压力升高,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碳分子筛吸附,未吸附的氮气穿过吸附床,经过A吸出气阀进入氮气储罐,这个过程称之为A吸,持续时间为几十秒。同时B吸附塔中碳分子筛吸附的氧气通过B排气阀降压释放回大气当中,此过程称之为B解吸。 A吸过程结束后,A吸附塔与B吸附塔通过上、下均压阀连通,使两塔压力达到均衡,这个过程称之为均压,持续时间为2~3秒。均压结束后,压缩空气经过B吸进气阀进入B吸附塔,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碳分子筛吸附,富集的氮气经过B出气阀进入氮气储罐,这个过程称之为B吸,持续时间为几十秒,A塔同时也在解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