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智慧用电监测装置电相电能统计剩余电流检测

参考价770.00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江苏安科瑞微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品       牌安科瑞
  • 型       号ARCM300-ZD
  • 所  在  地无锡市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24/4/18 11:00:13
  • 访问次数118
规格
ARCM300-ZD770.00元999 只可售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进入展商展台

联系方式:潘丽 查看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江苏安科瑞微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是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致力于企业微电网领域的技术研究,包括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系统、光储充一体化系统、储能系统、柔性输配电技术、电力电子设备等产品和能源物联网软件的研发和技术服务,为企业微电网提供覆盖“源、网、荷、储、充、运维”各环节的能源管理解决方案,通过平台软件对企业微电网进行集中监控、统一调度、全面运维,为企业可靠、安全、节约、高效、有序用电提供数据支撑。平台涵盖电力监控、能耗分析、电能质量分析和治理、电气安全管理、预付费管理、智能照明控制、分布式光伏、储能管理、充电桩运营管理等功能模块,各模块间互联互通、高效互动。

 

      公司致力于企业微电网领域的技术研究,包括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系统、光储充一体化系统、储能系统、柔性输配电技术、电力电子设备等产品和能源物联网软件的研发和技术服务,为企业微电网提供覆盖“源、网、荷、储、充、运维”各环节的能源管理解决方案,通过平台软件对企业微电网进行集中监控、统一调度、全面运维,为企业可靠、安全、节约、高效、有序用电提供数据支撑。平台涵盖电力监控、能耗分析、电能质量分析和治理、电气安全管理、预付费管理、智能照明控制、分布式光伏、储能管理、充电桩运营管理等功能模块,各模块间互联互通、高效互动。

 

 

 

 

 

互感器,仪器仪表,云平台
智慧用电监测装置电相电能统计剩余电流检测
是针对 0.4kV 以下的 TT、TN 系统设计的智能电力装置,具有单、三相交流电测量、四象限电能计量、谐波分析、开关量输入、继电器输出功能,以及 RS485 通讯或 GPRS 无线通讯功能,通过对配电回路的剩余电流、导线温度等火灾危险参数实施监控和管理。
智慧用电监测装置电相电能统计剩余电流检测 产品信息

智慧用电监测装置电相电能统计剩余电流检测

引言

电气线路发生火灾,主要是由于线路的短路、过载或接触电阻过大等原因,产生电火花、电弧或引起电线、电缆过热,从而造成火灾

聚焦引起电气火灾的三大主要因素:温度、过载、剩余电流

概述

智慧用电监测装置电相电能统计剩余电流检测是针对 0.4kV 以下的 TT、TN 系统设计的智能电力装置,具有单、三相交流电测量、四象限电能计量、谐波分析、开关量输入、继电器输出功能,以及 RS485 通讯或 GPRS 无线通讯功能,通过对配电回路的剩余电流、导线温度等火灾危险参数实施监控和管理。

产品采用的微控制器技术,集成度高,体积小巧,安装方便,集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于一身,是建筑监控装置预防监控、系统绝缘老化预估等的理想选择。同时将原有 RS485 通讯升级为 GPRS 无线通讯方式,解决了现场布线难的问题。作为一种的智能化、数字化的采集元件,该智能装置已应用于各种控制系统、SCADA 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


智慧用电监测装置电相电能统计剩余电流检测

智慧用电在线监控装置技术参数:

智慧用电监测装置电相电能统计剩余电流检测

智慧用电在线监控装置安装场景:楼层配电箱进出线处或低压配电室出线处

智慧用电监测装置电相电能统计剩余电流检测

智慧用电监测装置电相电能统计剩余电流检测

智慧用电在线监控装置功能介绍

支持配电箱导轨安装,适用于改造项目
可以对回路的漏电/温度/电压/电流等进行检测
互感器采用开口式安装,施工比较方便
适用于各规格电流回路,电流规格可选
支持4G上传,可以解决对分散的配电箱数据进行检测
可以在平台测对仪表数据进行分析,支持断电上报

智慧用电监测装置电相电能统计剩余电流检测

智慧用电管理云平台是一款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的用电管理、远程智控系统,为用户提供实时、准确、完整的电力数据的同时,

有效提高用电效率,保障用电安全。集实时监测、报警推送、回路保护、定时开关、远程管控于一体,实现可靠用电、安全用电、节约用电、智慧用电




在找 智慧用电监测装置电相电能统计剩余电流检测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