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Proceq探地雷达

参考价3600000-4250000/台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湖南旺轩科技有限公司
  • 品       牌博势/Proceq
  • 型       号GM8000
  • 所  在  地长沙市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24/11/14 10:45:45
  • 访问次数129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湖南旺轩科技有限公司是沥青道路材料试验设备和材料试验解决方案的服务商,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四位一体,提供专业试验设备与专业材料的试验解决方案;致力于行业新标准规范的制定与修订、相应设备系统研发与专业技术服务的国家创新技术企业。


       公司拥有现代化的办公室、标准厂房以及一批配套齐全的科研、生产和检测设备。公司集聚了一批优秀的科研技术人才,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实力,公司拥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并获得了多项专项技术及软件著作权。公司着重于道路路面检测技术和道路沥青材料试验技术及相关仪器设备的研发。同时着力于将现代化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检测仪器上,实现道路检测仪器网络化和智能化。公司秉承走国际化路线,严格按照高标准设计生产。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客户,公司设立了长沙总部中心,同时设立了沈阳、北京、南京、成都、西安办事处。


        公司始终坚持贯彻科学技术是首要生产力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强与科研单位及高校的合作,建立联合研发机构,以产学研结合、高层次、横向联合的科研开发,促进公司与国内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形成优势互补,推动自主创新,实现共同发展。


        公司秉持“客户优先专业创新”的理念,坚持以科技创新、诚信服务为导向,可持续发展为战略目标,灵活的销售服务。

        热切期盼与您真诚合作!

沥青道路材料试验设备
Proceq探地雷达GM8000
用于地下探测与测绘的,模块化的多通道车载三维探地雷达
可更换的天线阵列模组,兼顾浅层和深层的管线或病害等目标物识别,简洁全新的步进频率三维探地雷达。
地下全空间高密度数据采集,在复杂环境下也可实现高精度测绘。
几乎无限的数据管理和计算能力

应用:
效用映射 / 地下公用事业工程 (SUE) / 地下 3D 实景捕捉 / 道路检查 /
Proceq探地雷达 产品信息


Proceq探地雷达

Proceq探地雷达

主要用途

GM8000是用于地下探测与测绘的专业探地雷达,它拥有多模块化,多通道的特点。可更换的天线阵列模组,兼顾浅层和深层的管线或存在安全隐患的目标物体识别,它能实现地下全空间高密度数据采集,即使是在复杂环境下也可实现高精度测绘。同时,它还拥有几乎无限的数据管理和计算能力。

主要参数

雷达技术:步进频率连续波GPR

频率范围:500 -3000 MHz / 30- 750 MHz

天线通道:71(VV)+31(HH) /23(VV)

通道间距:2.5cm (vv),5.5 cm (HH) 7.5 cm

扫描宽度:1.75m/ 1.67m

扫描速率:27500 scans/s | 22000 scans/s

飞行时窗:35 ns | 100 ns

行驶车速:高达 80 Km/h 高达180 Km/h

空间间隔:高达100 scans/m

整机尺寸:414×533x757mm+591x630x957mm

整机重量:81Kg

里程计:多普勒雷达或轮距传感器

防水等级:IP65

牵引系统:后挂式,50mm挂球

减震系统:液压驱动

电源供电:以太网接口或外接12电源

工作温度:-10°to 50℃ /14°to 122°F

工作湿度:<95%RH,非冷凝

连接口:USB-C,USB-A,2路以太网+电源输入口,2路Lemo接口2路ODU天线连接器,通用I/O输入输出口(UART,CAN-Bus)

GNSS卫星定位:多宽带GPS+Glonass+Galileo+北斗

GNSS实时校准:SSR星基校正/NRTK网络校正

GNSS实时定位精度:典型1-5cm | 0.5-2in8

GNSS初始化时间:典型5-30s

GNSS接收器:GNSS定位+MU惯性导航+实时拍照+车速计算

特征追踪:有



湖南旺轩科技有限公司为巡鹰智检Proceq品牌在中国中部地区总代理,

如您需要沟通交流技术方案,欢迎咨询。


在找 Proceq探地雷达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