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钢筋应力计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东方化玻(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品       牌其他品牌
  • 型       号DD11/JXG-1
  • 所  在  地北京市
  • 厂商性质经销商
  • 更新时间2015/9/24 17:11:28
  • 访问次数436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进入展商展台

联系方式:赵经理 查看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东方化玻(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分析仪器、实验设备系统集成商,公司一直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经营理念,不持续断加大对研发环节投入,投入比例逐年递增,目前已拥有多项国家和在申请,并取得多项3A认证证书。


   公司同时引进国内外各种在线、离线仪器仪表、机械设备与材料,为各行业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尤其在石油、化工、环保、电子、冶金、机械、光学、通讯、科技教学、等领域,与国内外众多厂家有密切合作关系。业务范围涵盖:环境(水、气、渣、声)检测仪器;水处理研究与自动化工程;石化冶金分析仪器(在线、离线);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实验室搭建、升级、改造;Hzaop分析;电脱盐技术、工艺节能优化与改造;农林机械;机电配件;化学试剂;标准品等。


   东方化玻(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将以服务为先导,禀承开拓创新、心系客户”的理念,努力向客户提供产品价值链服务,满足新老客户的要求和期待,携手与您共创辉煌的明天。







环境保护
用于基础﹑地下﹑水工等各种工程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承载的应力﹑锚杆锚固力﹑基岩应力的测量,具有稳定性好,不受导线长度影响,适合长期观测等优点。
使用方法:
  振弦钢筋应力计为竖式结构,使用CTY―202系列振弦测试仪能测量频率F(HZ)﹑压力P(KN)或应力б(MPa),还能同步测量温度T(℃)。安装前要进行零点测试,如有零漂应将其清
钢筋应力计 产品信息

钢筋应力计(12-25mm) 型号:DD11/JXG-1 库号:M402306

用途:
  DD11/JXG-1型钢筋应力计用于基础﹑地下﹑水工等各种工程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承载的应力﹑锚杆锚固力﹑基岩应力的测量,具有稳定性好,不受导线长度影响,适合长期观测等优点。
使用方法:
  振弦为竖式结构,使用CTY―202系列振弦测试仪能测量频率F(HZ)﹑压力P(KN)或应力б(MPa),还能同步测量温度T(℃)。安装前要进行零点测试,如有零漂应将其清零,也可在初装后(未浇筑混凝土之前)或计算增量时去皮归零。当测读数据是压力(KN)或应力(MPa)时,用户无须再进行频率F到压力P的转换计算。当测读数据是频率F(HZ)时,应依据标定数据计算压力或应力。
计算公式:
① 增量(相对量或工程量)计算公式:W=(F2-F02)/K
② 总量(量或标定量)计算公式:Wb=(F2-Fb2)/K +b
式中:W—表示物理增量; Wb—表示物理总量; F—测量频率; F0—零点频率;
K—标定系数(近似线性斜率); Fb—截距频率; b—截距常数

指标:
1.规格直径mm:12、14、16、18、20、22、25、28、30、32、36
承载力范围KN:拉:0-300 压:0-150
应力范围MPa:拉:0-200 压:0-100
连接杆长度:(225-300)mm*2
允许有效过载10%Pm
范围内(%Pm):0-<10 10-<20 >20
准确度(%FS):±2.5 ±1.0 ±0.5
包括零点漂移时清零产生的zui大误差,Pm为满量程
稳定性(%FS):±0.25
温度系数影响:≤0.03%FS
不重复度:0.5%FS
综合零漂%FS:±1.0
测温范围℃:-30--+70
测温准确度:±0.5℃(zui大)-20--+50范围内
(温度测量为可选产品)
电缆引线:
  基本测量:单芯屏蔽电缆引线,红芯线_频率线。
  直读压力测量:双芯屏蔽电缆线,红芯线_频率线,黄芯线_数据线。
  同步测量温度:双芯屏蔽电缆线,红芯线_频率线,绿芯线_温度线。
  压力温度测量:三芯屏蔽电缆线,红芯线_频率线,黄芯线_数据线,绿芯线_温度线。
插头接线:
  1脚屏蔽线(地线);2脚频率线(红色);3脚数据线(黄色);4脚温度线(绿色)。

(12-25mm) 型号:DD11/JXG-1 库号:M402306

(12-25mm) 型号:DD11/JXG-1 库号:M402306

关键词:力测量
同类产品推荐
在找 钢筋应力计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