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光热中高温集热管AR增透镀膜液99.5%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索光新材料有限公司光学薄膜研究中心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上海市
  • 厂商性质经销商
  • 更新时间2016/3/9 15:04:47
  • 访问次数797
产品标签:

光热中高温集热管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进入展商展台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索光薄膜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专业的光学薄膜研究者和*,技术服务型企业。*了国内Sol-gel量产能力的空缺及市场经营实力,目前与美国康宁(Corning)、日本的AGC合作,提供CoverGlass光学保护玻璃加工。终端产品已经应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一体机、大尺寸显示器等等,光电终端客户包括苹果、三星、联想、华硕、华为、夏普等国内外一线电子厂家。主营业务为生产平板电脑的触控屏保护玻璃(CoverGlass),包含裁切、化强、ARAF镀膜等全系列产品。产品能力覆盖3-82CG,打破国外垄断大尺寸增透镀膜技术垄断,光热主要应用太阳能极热管和反射镜,光伏的盖板玻璃也可以,搭载*西安光机所研发平台,依托中科院雄厚的技术后盾和多项国家发明,致力于提供光学薄膜产业的天平

  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不断进取,推陈出新,开发出了包括高功率激光减反膜、光伏减反膜、光热减反膜、晶体防潮膜、金属反射镜保护膜、玻璃隔热膜、自清洁膜、疏水光学膜、高精度大口径平流镀膜机(弯月面法)、高精度提拉镀膜机、旋转镀膜机等完整产品线,并为多家科研单位研发了性能优异、功能完善的产品和技术方案。在光学薄膜领域,索光已拥有多年的研发经验和多个国家发明,产品不仅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企业选用,并出口欧洲、日本、美国、韩国在内的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索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技术人员90%具有博士学位,为公司的技术研发和产品质量提供了可靠保障。技术负责人徐博士拥有16项国家发明,在多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160余篇,承担国家科研项目多项,组织完成两个GF-863课题,制备了性能优越的光学薄膜并获得应用拥有16年的化学法光学薄膜研发的经验

光学增透减反膜 、光学薄膜,增透镀膜、光伏玻璃镀膜
颜色:无色至乳白色
索光光热高硼硅玻璃集热管反射镜增透镀膜液属于溶剂型镀膜液,可用于光热玻璃、能将玻璃的透光率提升8%,使得单位面积组件的发电量提升8%。膜层具有优异的耐划伤性和耐污性,在组件加工过程中不会被划伤,不会粘EAV胶膜,耐手印。
光热中高温集热管AR增透镀膜液99.5% 产品信息

你好,欢迎来浏览我公司产品信息,有意的朋友可直接咨询我:

传真,手机:谢芬婷,还可以来公司参观考察,地址:上海市闵行金阳路3999号楼薄膜研发中心。

索光薄膜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专业的光学薄膜研究者和*,技术服务型企业。*了国内Sol-gel量产能力的空缺及市场经营实力,目前与美国康宁(Corning)、日本的AGC合作,提供CoverGlass光学保护玻璃加工。终端产品已经应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一体机、大尺寸显示器等等,光电终端客户包括苹果、三星、联想、华硕、华为、夏普等国内外一线电子厂家。主营业务为生产平板电脑的触控屏保护玻璃(CoverGlass),包含裁切、化强、ARAF镀膜等全系列产品。产品能力覆盖3-82CG,打破国外垄断大尺寸增透镀膜技术垄断,光热主要应用太阳能极热管和反射镜,光伏的盖板玻璃也可以,搭载*西安光机所研发平台,依托中科院雄厚的技术后盾和多项国家发明,致力于提供光学薄膜产业的天平

产品特性及优势:

颜色:无色至乳白色

索光光热高硼硅玻璃集热管反射镜增透镀膜液属于溶剂型镀膜液,可用于光热玻璃、能将玻璃的透光率提升8%,使得单位面积组件的发电量提升8%。膜层具有优异的耐划伤性和耐污性,在组件加工过程中不会被划伤,不会粘EAV胶膜,耐手印。 

产品主要技术考核指标为:

项目

增透率

硬度

附着力

湿热试验1000小时

盐雾试验96小时

指标

5.5%

6H

0

T<1%

T<1%

还可以疏水疏油性。

 

  1. 采用提拉镀膜设备;
    2)  镀膜间湿度控制在60%以下,温度20
    3)  140的速度提拉镀一层烧结1小时120℃;
    4)  40的速度提拉镀下层后500℃烧结2小时;
    5)  此镀膜液是宽带的镀膜,频谱为40-2500NM
    6)  可达到99.6%透射率,平均98.5%
同类产品推荐
在找 光热中高温集热管AR增透镀膜液99.5%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