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UH4150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北京日立高新技术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北京市
  • 厂商性质其他
  • 更新时间2018/12/17 11:34:24
  • 访问次数586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进入展商展台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日立*集团的企业理念是“以成为先端技术领域里提供高科技解决方案的*为目标”。在这个理念的指引下,将电子装置系统、生命科学系统、信息电子系统、*产业材料系统等各个事业部门的“先端技术”推向世界的前线。
     为了应对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和需求的多样化,达成事业的化,日立*集团同时具有用先端技术开发制造新产品的制造功能和向提供优化解决方案的贸易公司机能,是一家在先端科技领域里向*更快、更好地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性企业。
     日立*集团重视的是在中国地区的事业战略。我们在上海、北京、深圳、香港设立了独资公司,这些地方分公司在中国的11个地区设有销售和技术服务网点。同时在苏州和大连还设有生产基地。日立*集团不但支持中国电子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半导体制造,而且提供各种解析设备,LCD制造和检查设备,芯片贴装设备等。在保障人民安全和健康的科学医疗领域,还提供各种解析、分析仪器及应用相关系统等*开发产品和相应的优质且完善的售后服务。此外,日立*集团从中国各地向*提供支持电子、高科技、汽车产业、环境和节能技术的各种新功能材料的采购解决方案,通过灵活利用网络和其贸易公司功能,实现创造附加价值的事业模式。
      日立*中国实业集团作为被大家所信赖的企业,在遵纪守法的同时,力争创造新的价值,        以“客户*位为根本”开展工作,探求持续性发展,通过营销活动为中国的高科技产业、环境及能源事业、社会基础设施的安全、人民健康等方面的发展,不断地做着积极的贡献。衷心希望今后也能够继续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厚爱。

 

分子荧光光谱,原子吸收光谱,液相色谱
UH4150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已经面世,秉承了U-4100的高度可靠性。U-4100已累计发售1,500*1多台。
UH4150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 产品信息

UH4150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特点

切换检测器波长时会产生小的信号差异,即使这样UH4150也可实现高精度的测定。

安装在积分球上的多个检测器可在紫外-可见-近红外的波长范围内进行测定。由于使用日立专业的积分球结构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等,将检测器切换时(信号水平的差异)吸光度值的变化降到小。

探测器转换波长

检测器切换时附近波长测定数据例

(金纳米棒的吸收光谱)

日立高性能的棱镜-光栅双单色器系统可实现低杂散光和低偏振。

        UH4150采用棱镜-光栅(P-G)双单色器的光学系统,秉承U-4100光学系统的特点。 棱镜-光栅(P-G)系统与常见的光栅-光栅(G-G)系统相比,S和P偏振光强度没有大的改变。即使对于低透过率和反射率的样品,UH4150也可实现低噪音测定

平行光束可实现反射光和散射光的精确测定。

入射角对固体样品镜面反射率的测定非常重要。对于会聚光束,由于入射角根据透镜的焦距等因素会不同,因此,像导电多层膜和棱镜等光学薄膜的模拟设计值将与实际测定值不同。

但对于平行光束,相对于样品入射角始终相同,实现了高精度镜面反射率的测定。此外,平行光束可用于扩散率(雾度)的评价和透镜透过率的测定。

可提供适合不同测定目的的多种检测器。

可使用八种不同材料、尺寸和形状的积分球。*2*3

采用全新人体工学设计。

改进样品室门,提升操作性。为了便于更换样品和附件的操作,采用了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

兼容多种U-4100附件。

通用附件适用于两种型号。U-4100型附件也可用在UH4150型*4由于附件可拆卸,适合更多的测定类型。

比U-4100型更高的样品通量。

       UH4150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 在秉承U-4100型光学系统高性能的同时,UH4150提供更高通量的测定。之前型号的仪器在1 nm数据间隔下测定时,扫描速度必须是600 mm/min。UH4150型可在1,200 nm/min的扫描速度下以1 nm的间隔进行测定,显著缩短测定时间。*5   UH4150在约2分钟内可从240 nm测定到2,600 nm。对需要在紫外-可见-近红外波长范围内测定的样品,如太阳能反射材料,尤其有效。

同类产品推荐
在找 UH4150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