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铜带屏蔽变频软电缆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安徽万邦特种电缆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BPYJVP2R-2
  • 所  在  地滁州市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23/7/2 9:41:38
  • 访问次数1108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安徽万邦特种电缆有限公司 是一个全资生产公司,公司座落于美丽富饶的皖东明珠----安徽省天长市,南接历史文化名城南京,东连扬州瘦西湖畔,西连宁连高速公路,交通便利,信息畅通,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公司成立于2008年4月,注册地址安徽省天长市经三路,公司设备*,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专业的研发团队。
       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的生产和检测设备、精良的制造工艺和科学的管理手段,企业已先后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和CCC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从而使公司的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证,深受广大用户的信赖。
       公司自主研制、开发、生产的产品主要有六大系列、400多个品种,其中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本安防爆电缆,氟塑料电缆,硅橡胶电机电缆,FFA现场总线,电机引接线,计算机电缆,耐高温电缆,特种电缆等各种型号规格电缆及电缆桥架等;公司严格执行产品标准及行业标准,按照国内各工矿企业的使用环境条件和工艺要求,制定严格的工艺流程,使产品工艺精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化工、制药、食品、石化、市政、环保、建筑、水处理等行业,产品国内29个省市自治区,部分产品还远销东南亚、欧美、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在许多重点工程中使用,获得用户高度评价。
      公司愿与您真诚沟通和协作、永远携手,共同缔造成功的美好未来!

     

                 

 

硅橡胶电机电缆,FFA现场总线,电机引接线,计算机电缆,高温电缆,特种电缆
铜带屏蔽变频软电缆BPYJVP2R-2*25+3*4
变频电缆主要用于变频电源和变频电机之间连接用的电缆,以及额定电压1KV及以下的输配电线路中,作输送电能用
铜带屏蔽变频软电缆 产品信息

铜带屏蔽变频软电缆BPYJVP2R-2*25+3*4

产品用途:变频电缆主要用于变频电源和变频电机之间连接用的电缆,以及额定电压1KV及以下的输配电线路中,作输送电能用。

铜带屏蔽变频软电缆BPYJVP2R-2*25+3*4

适用范围: 

适用于干燥或潮湿的室内,无强应力缓释或强制引导的自由连续往复运动下的安装,工业使用环境下的弯曲场合,如木工机械、机床加工设备、物流输送系统、起重机场合等,对电磁屏蔽抗干扰好。尤其适用于造纸、冶金、金属加工、矿山、铁路和食品加工等行业。用于水泵、鼓风机、输送机、传输线和空调等电力传输。

产品性能

1、设计采用符合GB/T3956-1997规定的第5类软绞合铜导体。

2、交联聚乙烯绝缘、耐温耐候性好。

3、低传输阻抗,电磁兼容性好。

4、低工作电容。

5、良好的抗干扰和低辐射性能。

6、对称的三芯电缆结构设计,具有比四芯电缆更好的传输性能。

7、具有较强的耐电压冲击性,能经受高速、频繁变频时的脉冲电压。

8、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可降低变频器输出中存在的高次揩波的不良影响。

9、低烟无卤阻燃电缆能经受GB12666.5规定的成束燃烧试验且燃烧时的烟浓度符合GB12666.7(IEC1034)的 规定,燃烧析出气体水溶液的PH值≥4.3,导电率≤10μs/mm并符合IEC754-2的要求。

10、弯曲寿命比普通安装线要长,但不作为拖链电缆使用。

使用特性: 

1、较低的有效电容 

2、具有良好的耐火燃烧性能,可用于危险区域 

3、低传输阻抗。该产品含有屏蔽层,具有较强的抗电磁干扰、抗雷击及均匀电场,改善供电品质特性。传输阻抗RX是对屏蔽阻抗感应和电容束合的有效度量,低传输阻抗可提供良好的电磁相容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是采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使聚乙烯分子由线型分子结构转变为三维网状结构,由热塑性的聚乙烯变成热固性的交联聚乙烯,从而提高了聚乙烯的耐老化性能、机械性能和耐环境能力,并保持了优良的电气性能。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导体的允许长期高温为90摄氏度,较低绝缘电缆、聚氯乙烯绝缘电缆和聚乙烯绝缘电缆高,且具有重量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耐化学腐蚀和敷设不受落差限制等优点。

同类产品推荐
在找 铜带屏蔽变频软电缆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