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行业资讯

头条号

最新原创观点

百家号


资讯中心

网约车安全监管出“新招” 人脸识别靠谱吗?

2018-09-12 15:21:55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月初阅读量:55993

分享:
导读:在网约车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的情况下,人脸识别技术或将成为推进安全监管的“利器”。另外,结合自动驾驶潮流的发展,车载人脸识别设备市场或成为一片新的广袤蓝海。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在网约车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的情况下,人脸识别技术或将成为推进安全监管的“利器”。另外,结合自动驾驶潮流的发展,车载人脸识别设备市场或成为一片新的广袤蓝海。

网约车安全监管出“新招” 人脸识别靠谱吗?
 
  在共享经济时代,网约车无疑是出行服务领域的一抹靓丽色彩。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已经超过了2亿,增长率达到40%以上,整体发展形势依然十分积极。
 
  不过,自上线以来,与网约车相关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日前,国家交通部等多部门组成专项工作检查组,陆续进驻网约车企业,进行安全专项检查。未来,深入应用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或将成为强化网约车安全监管的“利器”。
 
  人脸识别走向规模化商用
 
  早先,人脸识别技术主要还是存在于科幻作品中,和普通人之间相距甚远。例如,在好莱坞电影里就经常会出现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以及传感器等核心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才逐步走向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国外,人脸识别技术大多应用在安防领域,比如金库等重要场所。而在我国,人脸识别技术除了应用于门禁外,还应用于考勤管理、金融开户等方面。其中,金融领域的应用占比不断提高,大有成为大应用市场的趋势。
 
  当然,人脸识别技术也在很多新的场景实现了广泛应用,如:不少无人零售商店、普通餐厅都上线了“刷脸”支付;有些高校也开始尝试“刷脸”注册入学;机场、火车站更是成为人脸识别技术的重要商用场景;甚至就连部分地区的公厕都用人脸识别技术来管控厕纸发放。
 
  很显然,经过多年研发、测试与应用,人脸识别技术水平及稳定性提升明显,并且商用成本不断降低,应用灵活性与便捷性也得到了体现,现如今正加快走向规模化普及。再加上监控设备领域的快速发展,两者的结合无疑将释放更多可能性。
 
  人脸识别监管网约车靠谱吗?
 
  网约车安全事件的发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人车不一、无法实时监控车内行为等情况的存在。因此,监管机构此次提出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派单前环节,也是为了防范于未然,在源头遏制安全隐患。
 
  通过人脸识别技术,不仅可以借助前期的信息录入,快速、实时比对司机身份,杜绝冒名顶替的可能,并自主监控司机或乘客之间出现不文明甚至非法行为的可能。另外,通过捕捉司机、乘客等人的行为动态,也能为一些不正确驾驶行为“提醒”,保障行车安全。
 
  眼下,我国法治建设逐步走向快车道,在侦查案件基本上依靠事后追查的情况下,掌握了人脸识别数据,也就意味着掌握了重要的犯罪证据。因而,可以见得,人脸识别无尽能作为监管网约车安全的“利器”,也是非常关键的证据来源和数据来源。不过,保障乘客安全也不能仅仅依靠人脸识别技术,还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车载人脸识别设备市场或迎爆发
 
  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还是一片蓝海,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下,以及相关企业的积极配合下,车载人脸识别设备未来或将成为继行车记录仪后,又一个大规模普及的汽车组件。
 
  不仅如此,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自动驾驶汽车加快走向商业化的背景下,不少企业已经开始研究如何防止司机走神或疲劳、醉酒驾驶,而人脸识别无疑是实现这一设想的关键之技术一。因此,可以预见的是,无论是出于网约车安全监管的需求,还是出于自动驾驶汽车逐步走向市场的需求,车载人脸识别设备市场都有望迎来一轮爆发式增长。
 
  对于人脸识别企业而言,这是一次新的市场机遇,也是推动市场扩张的巨大契机。至于谁能分得大一块蛋糕,我们拭目以待!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荣耀Magic 6 Pro眼动追踪技术可遥控汽车启停 2024-02-27 09:55:59
在发布会上,荣耀展示了Magic 6 Pro的眼动追踪技术,通过内置的人脸识别技术和前置摄像头,实时跟踪和检测用户的眼球运动。
软包装、人脸识别!中国中小商业企协17项标准立项获批 2023-12-12 14:05:01
《居住建筑节能工程墙体施工质量验收规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规范》等一批团体标准批准立项。
人脸识别智能算法安全检测技术初探 2023-10-08 18:28:21
在人脸识别智能安全领域,对抗、深度伪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这些技术可以轻松地生成虚假的数字内容,从而对人脸识别系统进行攻击,这严重威胁了社会安全和公众隐私。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不想错过最新资讯?

下载智能制造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精准

企业直播

更多

产品商城 更多


关于我们|本站服务|会员服务|商站通服务|旗下网站|友情链接|产品分类浏览|意见反馈|兴旺通|频道

智能制造网 -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Copyright gk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客服热线:0571-87756395采购热线:0571-87759926媒体合作:0571-89719789

客服部:采购部:编辑部:展会合作:市场一组:市场二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