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行业资讯

头条号

最新原创观点

百家号


资讯中心

人工智能“作品”是否可以拥有著作权保护?

2019-04-18 08:51:31来源:AiChinaTech 阅读量:21639

分享:
导读:关于人工智能对著作权保护带来的挑战及司法应对这一难点,再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之中。
  人工智能的兴起与繁荣令这一领域为人们所着迷,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2018年至今,作为科技界和互联网行业热门的话题,过去几年,在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层面的政策推动下,人工智能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国内更是诞生了诸如旷视科技、商汤科技、极链科技Video++、依图科技等人工智能初创企业。但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使很多非人类创造的著作权中,也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何为人工智能的著作权?
 
  当前,人工智能创造了大量的作品,以微软小冰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程序已经创造了大量的文学、音乐、美术等作品。虽然人工智能对某些类别作品的创作过程和创作效率会产生影响,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改变人类创作行为的本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实质是计算机程序运行的结果,这种作品是不能够取得著作权的保护。
 
  但由人类提供相关数据,再由非人类的人工智能经过数据分析、相关算法完成的作品内容,是有知识产权的保护的。但它享有的也并不是真正的著作权,而是邻接权。当时的立法者考虑,在文化领域,除了作者的创作劳动成果应受到保护外,还有一种劳动成果也应受到保护。这种劳动同作者创作作品的劳动性质不同,但是同作品的传播密切相关。因此给予这种劳动成果的保护也同著作权保护相关。
 
  人工智能著作权发展现状
 
  2016年3月,日本“人工智能”AI所创作的小说,入围了“星新一奖”的比赛。同年5月,欧盟委员会的法律事务委员会要求欧盟委员会把当前先进的自动化机器的“工人”身份定为“电子人”,并依法赋予这群机器人享有劳动权、著作权等一些“特定的义务和权利”。2017年10月,沙特阿拉伯授予了一名“女”机器人Sophia的公民身份。“她”还参加了在沙特阿拉伯的首都利雅得所举办的“未来投资”计划大会,与人类进行沟通和交流。近年来,百度、美联社、腾讯等一些互联网公司更是纷纷启用“人工智能”进行新闻播报与创作。
 
  人工智能拥有著作权难点
 
  首先,作品必须是人的智力活动成果,著作权法上的“作者”必须是自然人,而不是其他的机器或者动物。《伯尔尼公约》的规定以及大多数国家的著作权立法实践表明,“作者”就是自然人。西班牙、俄罗斯、拉脱维亚、瑞士、巴拿马、希腊、捷克等国家的著作权法明确规定创作作品的自然人系作者;法国《知识产权法》(1995年修订)规定“用心灵创作作品之人方系作者”;《伯尔尼公约》的相关条款表明其只承认“作者”是自然人。相关专家还指出,尽管英国和美国在版权法条款上承认法人作者,但英美法系国家的版权法学家几乎无一例外认为,作者只应当是能通过大脑从事创作的自然人。尽管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第11条规定,在特定情况下,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视为作者,这里的“视为”实际上主要解决特殊作品的著作权归属问题。由此可见,著作权法的本质是“保护与鼓励用头脑从事创作之人”。
 
  其次,强调作品必须具有性,表明作者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必须投入或者付出具有自身特征的精神劳动和智力判断。那些没有为作品性付出劳动的工作,包括购买计算机、进行程序设计、收集材料等工作,都不是创作的工作。性是作品获得著作权保护的必要条件,强调作品不是复制于其他作品,是源于作者的。美国版权法上所使用的原创性,是指作品是由作者独立创作的,而不是从其他作品中复制而来,以及至少具有低程度的创造性。德国著作权法对性更强调“创造性”内涵,认为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至少应具有“小硬币”的性高度,那些人人皆可为之的东西不具有性。考虑到作品性的特殊内涵,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规定,为他人创作进行组织工作,提供咨询意见、物质条件,或者进行其他辅助工作,均不视为创作。因为这些工作没有使相关人员在作品中体现具有自身特征的精神劳动和智力判断。
 
  小结:
 
  人工智能所涉及的法律法规种类繁杂,涉及的问题也纷繁复杂,就像是近沸沸扬扬的视觉中国版权问题,如果图片是人工智能拍的呢?这个判断的界限很难确定。针对这一类的作品,或许会在未来被赋予一定的权利和保护,但未来,司法是否会给人工智能及其产物赋予著作权,一切都还未知。
 
  (原标题:人工智能“作品”是否可以拥有著作权保护?)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2024-2025行动计划出炉 2024-03-28 11:51:26
实施信息化标准建设行动,瞄准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演进路线等新场景升级,强化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开展6G、IPv6、区块链、分布式数字身份分发等核心标准研究。
算法、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有哪些差异? 2024-03-26 13:13:07
尽管算法、自动化和人工智能都有关联,但它们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将它们混为一谈是错误的。
如何利用自动化系统和人工智能实现更好的机器生 2024-03-25 09:49:33
工业4.0、物联网和数字化转型的一切都始于机器数据收集。有了数据,我们就应该有基础开始考虑降低成本/时间并提高质量。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不想错过最新资讯?

下载智能制造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精准

企业直播

更多

产品商城 更多


关于我们|本站服务|会员服务|商站通服务|旗下网站|友情链接|产品分类浏览|意见反馈|兴旺通|频道

智能制造网 -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Copyright gk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客服热线:0571-87756395采购热线:0571-87759926媒体合作:0571-89719789

客服部:采购部:编辑部:展会合作:市场一组:市场二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