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近年来,受到技术升级与市场需求增长的双重推动,水下机器人产业发展尤为迅速。虽然目前我国水下机器人企业研发实力不断增强,但是要想赢得未来竞争还需从多个方面“精耕细作”,摒弃低端化、价格战的落后思维。
水下机器人发展提速 抢占未来国内企业该怎么做?
7月26日,在遥远的南海传来了一个好消息: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搭载的缆控式遥控无人潜水器“发现”号与自治式水下机器人“探索”号在南海北部区域成功实现了深海交会拍摄,这是我国实现上述两类水下机器人交会拍摄。
而这,只是当前水下机器人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探查福岛核电站 水下机器人交出“代表作”
作为应用广泛的水下机器人,除了拍摄水下美景的轻松工作外,很多时候也需要承担危险任务。近期,水下机器人就在日本交出了自己的“代表作”。
福岛核电站自2011年发生严重事故之后,就陆续有机器人进入反应堆内开展调查,但大部分都因核辐射太高、通讯中断和地形复杂等问题很快“阵亡”在核电站内。
近日,一个水下机器人再次担负重要使命,对三号反应堆区域进行探测拍摄,以确认反应堆熔化燃料的具体位置及现状。根据福岛核电站运营商东京电力公司表示,此次探测取得了成功,水下机器人在受损三号反应堆底部捕捉到疑似是熔化核燃料的画面。
水下机器人发展迅速 逐渐成长为“主角”
海洋经济是21世纪各国竞相发展的重点产业,中国也不例外。作为海洋产业的一部分,水下机器人日益受到投资者关注。
人类一直孜孜不倦地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而对覆盖了地球表面70%面积的各种水域而言,我们已经了解的部分,却还不到20%。在对余下80%的后续探索中,水下机器人将是重要的工具之一。
并且,近年来,机器人技术不断成熟,与水有关的旅游、娱乐、探测、养殖、科教等行业对于水下智能设备的需求也持续提升,水下机器人正逐渐成长为机器人产业的“主角”之一,迎来发展风口。
以目前对海洋开发的热度,以及水下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在未来十年内有望形成一个将近百亿规模的市场。
我国水下机器人前景广阔 想要赢得竞争该怎么做?
随着国内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应用水下机器人,我国水下机器人市场近年来呈现出爆发性增长趋势。在几年前,水下机器人市场基本还是被发达国家的企业所占据,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研发的相关产品已经迎头赶上。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是国内的水下机器人研发机构之一。该所副所长兼水下机器人研究室主任李硕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就水下机器人的研发而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正按照谱系化的方向发展,某些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处于并跑状态。”
由此可见,我国科研单位与域内企业的技术实力已经与数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当前国内水下机器人市场基本还是以国外品牌为主,国内企业想要赢得竞争,抢占未来,还需从三个方面去做:一、加强行业以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反馈,以获得更多的支持;二、找准企业发展定位,实行差异化发展,不要“沉迷”于价格战和低端化;三、积极与人工智能相融合,推动产品技术升级,开创新的设计理念,坚持创新驱动与品质优化。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