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在军事领域,物联网正酝酿着一场革命性的巨变。这张逐渐将战地万物囊括其中的天罗地网,将深刻改变未来的战争形态。物联网“参军”对战争的大影响在于加强战场的无人化,这项技术还可帮助人类更为妥善地管理战略物资。
将万物织入天罗地网 物联网或改变未来战争形态
近年来,民用物联网对大众生活的影响日显,随着技术的渐趋成熟,智能水电表、智慧路灯、共享单车等物联网应用已经能为人们提供十分便利的服务,切实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在军事领域,物联网也同样在酝酿着一场革命性的巨变。这张逐渐将战地万物囊括其中的天罗地网,将深刻改变未来的战争形态。
军方运用物联网技术的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的越南战争,早是用于监听侦查。当时,美军为了监听“胡志明小道”上来往的人员和车辆,使用了无人值守的“热带树”振动传感器。这种由传感器构成的网络便是军用物联网的雏形。
美军对这种网络予以了高度重视,从此展开了长期研究,因此美国的军用物联网技术相当发达,一直处于世界前列。此后,世界多国纷纷进军这一领域,成果层出不穷。到今天,军用物联网的应用已遍及军事行动的各个方面。
现代战争的一大特点就是战场的无人化,而物联网的入局则会让该趋势进一步加深。无论是空中巡检用的无人机、陆上侦查用的机器人还是水中探测用的无人潜艇,在强大的物联网技术支撑下,都会拥有更为广阔的施展空间。传统战争中的人力侦查可以逐渐舍去,从而减少人类战士的风险。甚至,在物联网的指引下,一些用于攻击作战的武器也可以独立执行任务,例如运用无人飞机投掷炸弹等。
美军曾开展过一个的研发项目——“智能微尘”系统。该项目从侧面体现出美军对数目庞大的传感器的强烈需求。传感器犹如神经末梢,只有在数量和分布上达到相当规模,才能起到掌控全局的效果。而现代军用物联网正在将这种构想变成现实。通过在各项物资中安装传感器,以及通过可穿戴设备让战士们携带传感装置,战场上的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都在建立愈发紧密的联系。战场环境变化、物资变质或失窃、武器受损、人员受伤等情况都可由物联网及时传达给指挥中心。军队的应变能力、支援和抢救速度必然大幅提高,损失则大为降低。
军用物联网将给战争带来的另一大变化是,实地战争的减少和网络战争的升级。虽然我们强烈反对日常生活中的物联网黑客入侵行为,但在军事领域,这种网络攻击则转变为重要的作战方式。随着军用物联网的日益普及,物联网攻击的破坏性也会不断增强。通过入侵物联网实施的打击一旦成功,便会造成敌方大量的物资损失和大面积的系统瘫痪,进而达到不费一兵一卒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总体而言,物联网“参军”对战争的大影响在于加强了战场的无人化。传统战争中许多需要血肉之躯冒生命危险去执行的任务,物联网可以操纵相应设备代为完成。同时,这项技术还可帮助人类更为妥善地管理战略物资。
可以想象,在军用物联网全面落地的未来战场,激烈的战争可能只是前线上机器与机器的对垒,惊心动魄的较量可能只发生于无声无息之间。当然,好的想象莫过于军用物联网在未来并无用武之地,世界和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