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自动驾驶正逐渐成为现实 你关心这几个改变吗?

自动驾驶正逐渐成为现实 你关心这几个改变吗?

2017-08-03 09:35:06来源:网易智能 编辑:半城明灭 关键词: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无人驾驶阅读量:36652

导读: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加速,自动驾驶汽车商用的渐趋普及,我们正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但由此也将带来一系列的改变。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加速,自动驾驶汽车商用的渐趋普及,我们正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但由此也将带来一系列的改变。
 
  现今,我们似乎还不太熟悉无人驾驶汽车,但在未来几年它将会成为我们的日常,我们将每天接触甚至使用它们。那么这是否意味着驾照的终结和道路规则的改变?
 
  在伦敦东南部的格林威治,人们对于白色的机器人在街道上缓慢行驶的场景已经司空见惯,那是它在以每小时4英里的速度给当地居民运送外卖食品。在巴黎和赫尔辛基,机器人巴士载着行人穿梭于城市的街道,在科罗拉多州,拉着啤酒的18轮无人驾驶卡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120英里。
 
  世界各地类似的无人驾驶项目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发,终将会把无人驾驶汽车和其他的新型汽车带进我们的生活。
 
  但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行人、骑自行车的人和开车人的安全该如何保证?
 
  没有眼神交流的世界
 
  目前,无人驾驶汽车的销量仅以千计,但据预测显示,到2030年,自动驾驶汽车的销量可能达到一千万辆。
 
  但这仅占十几亿已有的汽车中的一小部分。因此,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协调路上人类驾驶的汽车、无人驾驶的汽车与人行道上的行人和自行车道上的自行车的关系。
 
  我们有好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来实现这一目标,并且无人驾驶汽车完全不需要人为控制的技术也无法在短期内实现。
 
  工程师们也仍在努力研究如何应对那些困难的挑战。让我们想一下这样的场景:司机和行人同时到达十字路口,他们用眼神、手势和直觉便可以让彼此安全通过。这种能力已经超越了机器的推理范畴。
 
  英国政府承诺对该项目的投入一亿英镑,去年,在加利福尼亚州谷歌汽车行驶了636,000英里。
 
  其他的挑战还包括恶劣天气状况对传感器的干扰。
 
  无人驾驶汽车也要学会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违反交通规则,比如说应急车辆出现需要其他车辆都让路的情况。目前,无人驾驶汽车仍处于测试阶段,让无人驾驶汽车“学习”应对驾驶过程中的那些不可预测的情况目前还不能普遍实现。
 
  若是让无人驾驶汽车学会这些并不容易,而对于开车的人来说,为了避免交通事故而随机应变的行为是很自然的。
 
  随之而来出现了很多引起人们关注的事故,包括一辆半自动的特斯拉汽车。在这些事故里大部分都是人为失误造成的,比如闯红灯。
 
  世界各地的无人驾驶汽车
 
  (1)2019年开始,英国各个道路包括高速公路上都有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计划。
 
  (2)英国已经有了无人驾驶的穿梭巴士、超市运送货车和汽车。
 
  (3)新加坡已经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匹兹堡的优步车也启用无人驾驶,一队无人驾驶卡车穿越欧洲。
 
  (4)在人为控制的下加利福尼亚的谷歌汽车平均行驶里程已经超过5,000英里。
 
  (5)沃尔沃的传感器已经可以识别瑞典的驼鹿,但却总把澳大利亚的袋鼠当同类。
 
  (6)印度经决定不允许无人驾驶汽车的运营,目的是为了保留人们的工作岗位。
 
  数十亿英里
 
  为了方便无人驾驶汽车在公共场所进行测试,相关部门正在努力制定一些基本规则,但即使这样或许还不够。
 
  兰德公司的专家们认为,要证明无人驾驶汽车比人类驾驶员造成的死亡事故更少需要进行数百年的道路测试。
 
  相反的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在不断改进中,我们不得不去接纳它。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针对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标准——这就意味着每个国家都需要制定自己的相关规则。
 
  还有一个问题是,无人驾驶汽车的相关规则是否应该是全国性,或是企业性、当地性的——范畴越小城市就能根据当地居民的需求量身定制,这种规则的多样性可以加快提升有效科技从而不需要在无效的科技上花费时间。但是达成一致的意见是困难的。
 
  无人驾驶汽车可能带来一些后果
 
  (1)人们可能会放弃自己的汽车,转而使用随需应变的汽车。
 
  (2)这样一来道路上行驶的车辆越来越少,便可以为更多的公园和住宅腾出土地。(3)无人驾驶汽车的投入使用可能会加剧拥堵和污染。
 
  (4)但在需求方面,车辆可以改善低收入人群的交通状况。
 
  (5)随着无人驾驶汽车遵守道路规则,城市会损失部分罚款收入。
 
  (6)职业司机也需要去找新的工作。
 
  保留驾驶执照
 
  还有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是关于无人驾驶汽车的道德规范问题。
 
  比如说在一个不可避免的事故中,一辆完全无人驾驶的汽车应该冒着车里四个人的生命危险被设定在道路上,或者继续穿越有父母和小孩的马路?
 
  因为人类驾驶员会在一刹间做出本能的决定,因此我们不能指望从人类的行为中来找到正确的答案。在可预见的、稳定的环境中驾驶的汽车,人们做所有决定的过程也是循序渐进的。
 
  直到汽车达到完全自动化水平、不再需要人工控制,制造商也将无需生产方向盘和刹车控制。
 
  人们现在依然需要驾照,还需要在短期内采取控制措施——像注意力不集中和酒驾这样的挑战依然存在。
 
  我们可能永远都需要安全带,因为尽管自动驾驶汽车有可能大幅减少碰撞,但是没有哪种科技是的,无人驾驶汽车运营的冒险在于,我们会重蹈覆辙——比如摧毁居民区匆忙的修建新道路,并创建迎合司机的城镇购物中心。
 
  但如果我们从先前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就能减少拥堵、污染和不平等这些问题。等到无人驾驶汽车真正来临的那天,我们还是得乖乖的坐在驾驶座上。
 
  原标题:自动驾驶时代临近 这几个问题你关心吗?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夯实学校人工智能教育 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无论是培育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人才、激发人工智能环境中广大青少年的创新潜力,还是提升智能时代公民的适应力,都需超越传统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
    人工智能教育
    2025-05-08 17:26:13
  • 官方辟谣辅助驾驶等于自动驾驶:L2.9等宣传语有过度包装之嫌

    业内专家表示,目前市面销售的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其“自驾”的最高等级其实才达到L2级,也就是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主要作用是减轻驾驶员疲劳,提高行车便利性。
    辅助驾驶自动驾驶
    2025-05-06 09:59:49
  •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我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持续投资布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基础层、模型层及应用层不断升级优化,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据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广泛融合。
    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2025-05-04 09:58:02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 从“原子”到算法!人工智能领域的“元素周期表”诞生

    研究团队发现,处于同一“主族“的算法(如支持向量机与核方法)具有相似的数学内核,而位于相同“周期“的算法(如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则共享相近的泛化能力图谱。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2025-04-27 17:01:21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