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对于众多投资企业来说,AI芯片抢占人工智能市场的一个重要入口,但是对于研发者而言却不仅如此。虽然硬件的出现不代表立刻建立起生态圈,但手机厂商对移动AI的押注无疑给了大多数信心,尽管移动AI芯片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很多团队正在试图从软件方面加速移动AI的部署。
20世纪80年代,人工智能的关键应用——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得以发展,但是数据较少,难以捕捉专家的隐性知识,加之计算能力依然有限,使得人工智能不被重视。进入20世纪90年代,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算法以及大数据、云计算和高性能计算等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人工智能进入新的快速增长时期。
如今“人工智能”被写入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及中央网信办四部委联合下发《“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面向2030年的人工智能规划即将出台,中国的人工智能研究与开发将进入顶层设计后的系统推进阶段。
随着智能时代的临近,芯片市场格局一变再变。以处理器市场40多年的英特尔 为例,2015英特尔年底收购完 Altera,而在今年4月就宣布计划裁员 1.2 万。除此之外,GPU 巨头英伟达今年 3 月推出加速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芯片Tesla P100,投入研发经费超过20亿美元。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今年5月英伟达售出的GPU比去年同月增长62%,公司当前市值240亿美元。
对于众多投资企业来说,AI芯片抢占人工智能市场的一个重要入口,但是对于研发者而言却不仅如此。虽然硬件的出现不代表立刻建立起生态圈,但手机厂商对移动AI的押注无疑给了大多数信心,让更多人加入这一领域。
移动AI芯片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很多团队正在试图从软件方面加速移动AI的部署。移动AI芯片给了推出轻量级产品的可能——不必担心云计算资源的使用资费、也不必担心用户量增长带来的服务器宕机。可以说移动AI芯片的出现降低了消费级AI应用的准入门槛。
但研发移动AI芯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对于用户而言,移动AI芯片的出现意味着可以在终端上获得更好的产品体验,可对于来说,移动AI却不能靠芯片一蹴而就。
移动端的AI芯片在设计思路上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必须保证功耗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换言之,必须保证很高的计算能效;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移动端AI芯片的性能必然有所损失,允许一些计算精度损失,因此可以使用一些定点数运算以及网络压缩的办法来加速运算
深黑科技的CEO Jason表示,目前大多数移动AI芯片在机器学习做了较为普适性的优化,而对一些特定的计算方式则没有进行太多优化。比如深度学习中需要的卷积计算,当前就会更适合部署在云端。因此,研发者在移动AI芯片上还在下苦功。
除了采用其他架构,研究人员开始探索使用新材料制作芯片。早在2015 年,三星、Gobal Foundries、IBM 和纽约州立大学等机构组成的研究联盟推出了一个 7 纳米的微芯片,其晶体管大约一半都由硅锗(SiGe)合金制成。石墨烯也是芯片研发一个重点。机器学习加速新材料发现,也意味着使用新材料制作的芯片出现几率大大提高。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