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伴随平台需求量的暴涨和行业发展的鱼龙混杂,大数据行业或将迎来统一的约束机制。业内人士分析称,随着政府及企业发展热情持续高涨,数据壁垒、标准不统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逐渐得以解决,预见未来五年内,我国大数据产业仍将保持着高速增长。
大数据:发挥监管作用的同时也应被约束
近年来,随着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思维、新技术迅猛发展,市场监管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和难得机遇。
以江苏省为例,江苏工商部门主动适应新形势,从IT时代的“业务数据化”起步,到DT时代的“数据业务化”探索,坚持以数据为中心,注重挖掘工商数据的潜在价值,努力提高市场监管智能化水平。
在依托大数据监测评价方面,江苏省工商局先行一步,从去年初开始,与有关高校联手开展省域范围内准入环境、竞争环境和消费环境指数的研究论证工作。今年3月、5月和7月先后发布了消费环境、竞争环境和准入环境指数,舆论高度关注,社会反响热烈。
当然大数据在监管工作中发挥的效用不容小觑。前,江宁区汤山街道纪工委在扶贫领域专项监督检查中发现,该街道上峰社区某干部涉嫌截留私分社区居民大病救助款。在核实情况后,街道纪工委立即对该干部进行了立案审查。
值得一提的是,“大数据”分析被应用到了此次专项监督检查中。为发力,区纪委协调公安、民政、国土等部门,利用各自信息系统,对全区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和低保户车辆、房产、死亡等信息进行数据比对。
客观来看,其实大数据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工作推进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除此之外,我国大数据产业还面临很多问题,涉及从采集到应用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包括数据质量、数据隐私、以及数据采集界限等方面;另外在数据流通方面也面临数据黑产的拷问。
作为是一个集数据接入、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查询检索、分析挖掘、应用接口等为一体的综合体系,大数据平台数量也日渐增多。越来越多企业均意识到数据分析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成立了数据分析相关部门。面对日益庞大的需求,我国企业在选择大数据平台时的需求定位、建设标准、产品类型方面,却一直缺少指导性标准。
伴随平台需求量的暴涨和行业发展的鱼龙混杂,大数据行业或将迎来统一的约束机制。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程师闫树11月7日在“2017大数据发展促进委员会年会”上透露,数促会在今年9月份已经开了启动会,邀请到50多家企业来参与行业自律公约的研讨,目前已经进入到了公约稿讨论环节,同时启动了报名工作,预计在2018年1月可以正式发布。
业内人士分析称,随着政府及企业发展热情持续高涨,数据壁垒、标准不统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逐渐得以解决,预见未来五年内,我国大数据产业仍将保持着高速增长。预计2017年-2022年增速维持在30%以上。到2022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或达700亿元以上。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