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展会回顾】11月11日,作为中国“工业风向标”的年度展会,第19届中国工业博览会渐渐落下帷幕,五天的时间,带来企业在人工智能、机器人、信息化等领域的新发展成果。工博会作为国内工业自动化程度高的博览会,搭建了一个切磋“智造”的大舞台。“内行看资讯,外行增见识”,这就是工博会的魅力所在。
第19届工博会入口处
第19届工博会入口处
11月7-11日,第19届中国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工博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举办。本届工博会共设置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工业自动化、机器人等9个展区。各个展区名企汇聚,展出产品更是科技感十足,展现了我国近年来科技发展新成果。把生活连入智能时代的信息与通信技术、打造绿色产业链的新能源技术……彰显了本届工博会“创新、智能、绿色”的主题。
第19届工博会参展观众登记处
第19届工博会参展观众登记处
“智”能制造成主旋律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的集成应用,应用互联网改造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制造业与互联网跨界深度融合,推动了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的转变。
本届工博会下设的多个专业展区,智能制造堪称主角,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区、机器人展、工业自动化展、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展等专业展区诠释企业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化转型,展示数字化工厂、云计算、大数据、测量与传感、工业软件、网络安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实用案例和整体解决方案。
“创新”搭载工博会展示主线
本届工博会上,科技“万花筒”也备受参观者热捧。在“创新科技馆”,大数据观测站显示屏上的医疗数据信息吸引观众驻足。
另一侧的中国航天展区,获得本届工博会“特别荣誉奖”的风云四号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等展品成为“明星展品”,吸引参观者争相合影。
“AI人工智能”专区吸睛
围绕落实国务院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本届工博会首设“AI人工智能”专区,呈现中外新科技创新和应用成果,助力《上海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落实。被总理点赞的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世界上块用于智能手机的人工智能专用芯片等受到参观者追捧。
在今年首设的“AI人工智能”专区,闭幕之前依旧人头攒动,由此可见其受欢迎程度之深。在科大讯飞市场部工作人员孙璐看来,工博会是个企业切磋的大展台,“参加工博会,看到其他公司有做人脸识别,有做图像识别,我们以语音为切入口,大家发展都十分火热,期待未来能展示更多新产品。”
展商观众:不虚此行
ABB展台
那智展台
展会现场
展会现场
作为国内规模大的工业博览盛会,许多企业都将其看作一个寻求合作和获取行业资讯的平台。除国内企业外,小编在现场也看到许多外企参展。据了解,大部分外企参展工博会是为了在中国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通常,他们会和一些中国企业合作,来解决本土化的问题。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戎之勤表示,工博会在提供展示平台的同时,举办了诸多高规格的论坛,为业界技术的发展、标准的制定提供一个探讨的平台,“很多企业为何愿意来参加工博会,其实是大家有这么个交流平台,来了解技术的发展情况,找到短板,弥补差距,这对企业今后开拓中国乃至市场十分有帮助。”
行业盛典 明年再见
工博会是展示先进制造业发展和新科技成果的舞台、也是服务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的平台。据悉,明年是中国工博会创办20周年,第20届工博会将于2018年9月举行。
主办方表示,明年的工博会将更加注重带动实体经济发展。在展会规模扩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展示质量和水平,突出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智能制造的新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新实践,进一步助力上海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力服务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