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简普科技叶大清:中国金融AI将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简普科技叶大清:中国金融AI将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2017-12-12 10:00:25来源:环球网 关键词:人工智能金融芯片阅读量:36454

导读:近日,在财经2017年度峰会上,谈及AI对普惠金融影响,融360旗下简普科技CEO叶大清表示,如果金融AI在中国深入推广运用,将有望帮助70%或者是80%的老百姓获得、低成本的金融服务,带来安全感,幸福感。
  【中国智能制造网 名家论谈】“中美普惠金融实践大概存在十多年以上差距。”美国纽交所上市敲钟归来,近日,在财经2017年度峰会上,谈及AI对普惠金融影响,融360旗下简普科技CEO叶大清表示,如果金融AI在中国深入推广运用,将有望帮助70%或者是80%的老百姓获得、低成本的金融服务,带来安全感,幸福感。

简普科技叶大清:中国金融AI将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第三次AI浪潮更真实
 
  金融AI将成风口之中风口
 
  2016年,Alpha Go人机大战让“人工智能”成为热词,今年逐渐升温。如今,人工智能的产品也无处不在,比如Apple的Siri,谷歌的无人车,IBM的Watson,以及其它各种人脸识别技术等。这些都使投资界和产业界对人工智能的关注地高涨。
 
  事实上,“人工智能”概念始于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从出现到今天,已经有六十多年,经历过了三次浪潮,两次“期望泡沫”破灭的“冬天”。前两次人工智能浪潮分别在上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2015年以来,人工智能开始大爆发。业内普遍认为,这次智能浪潮的到来,才是真正的“天时地利人和”。
 
  首先,是技术的飞跃。大数据迅猛发展,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的逐渐成熟,GPU(图形处理器)广泛应用于AI、VR以及自动驾驶领域。其次,是政策的支持,中美等强国都将AI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今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建立金融大数据系统,提升金融多媒体数据处理与理解能力”。中国政府承诺在2018年之前投资150亿美元,来共同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相比前两次,第三次AI浪潮来的得更加真实,金融AI将成风口之中的风口。”叶大清指出,中国AI已经爆发,人工智能正在为金融行业注入一种强大的创新力,正在彻底推动这个古老的行业驶入创新与变革的“快车道”。
 
  14亿人口7.51亿网民
 
  中国AI“石油”丰富
 
  近年来,中国的整个金融科技无论从规模、创新,还是在监管包容度上,都是在的。叶大清指出,基于以下三大后发优势,中国金融AI将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首先,中国有巨大的人口红利。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础,是“未来的石油”,中国有14亿人口、7.51亿网民,这对于人工智能行业来说是一个令人艳羡的基础,因为它每天会产生海量的数据。可供使用的数据越多,供算法学习的资料就越多,人工智能也就越来越“聪明”。AI的发展离不开场景,而丰富的场景在中国。
 
  其次,强劲的金融需求。当美国70%的人都享受到了传统金融服务时,中国只有不到30% 的人得到了传统金融的服务。线上信贷用户的数量目前仅占到中国总人口的13%,远低于美国目前31%的水平。预计到2020年,中国线上借贷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60%,市场规模超过40万亿元。
 
  另外,人工智能和金融科技项目投资热度高涨。2012-2016年,我国人工智能投资额和投资次数不断上升,2016年,我国的人工智能投资金额166000万美元,投资次数285次。据亿欧智库的统计,截止今年8月,国内智能金融公司中125家获得融资,累积融资额已经超过250亿人民币。
 
  基于这些优势,在大数据、云计算、AI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带动下,中国金融科技飞速发展。“中国已经到了跟美国硅谷竞争的时刻了,”近日,光速中国创始合伙人宓群在TechCrunch 创新峰会上表示,我们判断中国互联网金融市场机会远超美国,相比欧美市场,中国整个金融服务还是落后的。中国经济要改革,金融改革一定要跟上,从基本建设、投资驱动到消费驱动,金融服务一定要跟上去,一旦有不同的金融服务,就有互联网平台的机会,可以做搜索、推荐。
 
  “人工智能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将不亚于互联网,中国金融AI弯道超车的机会远大于美国。”作为融360早期的投资人,宓群认为,作为独立开放平台,实际上融360是一个非常好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真正落地的场景,平台业务有非常大的潜力。
 
  金融AI提高普惠金融铺盖面
 
  需要平衡安全感、幸福感
 
  随着金融AI的爆发,人工智能将改变传统金融的各个领域。根据普华永道的报告,未来5年内,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等新兴科技将改变金融业中的零售银行、资金转移及支付等领域。
 
  除了技术的驱动,就市场来看,数据显示,中国金融在线化比率仍远低于电商,经历十几年发展,电商零售在线化比率达14%,金融业在线化比率不足5%。叶大清认为,中国已经迎来消费金融和小微金融的黄金二十年,未来四五年或更长时间,金融在线化率会超过零售。
 
  中国金融改革“势在前行”,中国的消费金融、小微金融也“势在前行”,AI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也是“势在前行”。业内人士认为,零售金融、小微金融、消费金融将是AI 技术改变大的领域。
 
  叶大清预计,随着AI在中国金融业深入推广,有望帮助70%至80%的老百姓获得、低成本的金融服务,带来安全感,幸福感。
 
  “过去几年,中国金融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绩,同时也碰到了一些阻碍。如果因为一些阻碍,为了安全感,而牺牲70%人群的幸福感,这也不太合理,我们需要在金融的可获得性和成本、安全感和幸福感中找到平衡点。
 
  原标题:简普科技叶大清:中国金融AI将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夯实学校人工智能教育 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无论是培育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人才、激发人工智能环境中广大青少年的创新潜力,还是提升智能时代公民的适应力,都需超越传统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
    人工智能教育
    2025-05-08 17:26:13
  •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我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持续投资布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基础层、模型层及应用层不断升级优化,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据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广泛融合。
    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2025-05-04 09:58:02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 从“原子”到算法!人工智能领域的“元素周期表”诞生

    研究团队发现,处于同一“主族“的算法(如支持向量机与核方法)具有相似的数学内核,而位于相同“周期“的算法(如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则共享相近的泛化能力图谱。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2025-04-27 17:01:21
  • 宾利发布突破性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系统并不能完全取代宾利训练有素的工匠的技艺。通过自动化人工检测流程,该系统能够提供最高品质的皮革,工匠们可以用它来打造精致的手工缝制细节。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2025-04-27 14:42:55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