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智能制造网 市场分析】当前,可穿戴设备发展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其增长率更是呈现断崖式下跌。但“东方不亮西方亮”,不少保险公司迫切想要抢占可穿戴智能设备的保险科技。
可穿戴设备颓势难转 保险业却对其青睐有加
在问世初期,可穿戴设备确确实实获得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也在短期内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彼时,形形色色的可穿戴设备涌入市场,仿佛下一个科技革命由此拉开序幕。
据法新社美国旧金山12月20日报道,数据公司(IDC)预计,整个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出货量将从今年的1.132亿件增加到2021年的约2.223亿件。
然而,现实却泼了一盆凉水。据eMarketer新报道,在一年中的购物高峰期——假日购物季,智能音箱的销量已经超过了可穿戴设备。也就是说,在美国市场,智能手表已经健身手环等设备的增长率已经逐步放缓。
有业内人士表示,穿戴设备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其增长率更是呈现断崖式下跌。2018年的市场状况将会更加糟糕,预测只有11%的增长,到2019年这个数字会更低,甚至变成个位数。
eMarketer调查公司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尽管有苹果手表等产品,但明年仅有20%的美国人会使用可穿戴设备。包括健身追踪器在内的可穿戴设备的销售额将会增长,但增速缓慢。随着人们对智能音箱的兴趣日益浓厚,对可穿戴设备的需求也随之降温。
“我们在可穿戴用户中看到的任何增长将主要来自智能手表的新用户。然而,整体可穿戴设备市场仍以健康追踪器为主,我们还没有看到可穿戴设备成为下一个必备品,在此之前,增长将保持保守。”eMarketer预测分析师Cindy Liu在报告中写道。
可谓“东方不亮西方亮”,可穿戴设备目前还没有走向低谷。当前,不少保险公司迫切想要抢占的可穿戴智能设备的保险科技,原因为何?
首先,实时获取用户的健康信息,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健康诊断,为保险公司定价的性做出保障,以提高盈利性;
其次,保险公司可以利用健康大数据,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保险设计方案,从而吸引更多的投保者,挖掘更大的市场份额;
再次,在营销手段上,采取多运动攒积分来抵扣或降低保费等行为,来激励投保者们提升自己的健康水平,降低保险公司的赔付率。
此外,保险公司运用可穿戴智能设备所搜集的相关信息,还有助于保险公司对消费者进行其他保险险种的营销,并且为情景化营销模式带来可能。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个实时能够获取自身信息的装置,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担心自身信息遭到泄露,或被黑客所监视,从而产生抵制行为。因此,可穿戴设备与保险业的紧密结合,还有很长短时间要走。
而整个可穿戴设备市场的低迷,其主要原因是,这类产品并没有给用户带来一些眼前一亮的功能,其次,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一个未知数。此外,市场用户数量的增幅持续大幅度走低,更是为这个行业又蒙上了一层阴影。未来,智能可穿戴设备该如何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