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浅析中国传感器的尴尬现状与未来发展

浅析中国传感器的尴尬现状与未来发展

2018-01-18 09:08:21来源:物联网世界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数据入口阅读量:29894

导读:目前国内研究传感器的人才都集中在大中院校,而据工信部的可靠数据,这一部分的研究方案后能落地的产品只有不到10%。
  【中国智能制造网 行业动态】在传感器制造工艺以及技术方面,美国、日本以及德国等发达国家长期处于市场地位,三国几乎垄断了70%的市场,且随着MEMS工艺技术的不断成熟,此增长态势将会越发明显。
 
  自2009年总理在无锡提出“感知中国”后,物联网技术就在中国开启了发展的新纪元。如今,传感器不仅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更是物联网重要的数据入口。段立新先生讲到,“就物联网产品来说,它其实是由传感器、控制模块、通讯模块、平台、大数据等技术结合起来的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云传智联通过对行业和市场进行理解以后发现,生命传感器作为如此重要的一个领域,现在中国还没有哪个单位或研究中心对此进行很系统化的研究,国内在这一领域的技术投入和市场布局都比较空白。”
 
  一个月之前,工信部正式印发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计划中的重点内容是培育八项智能产品和四项核心基础,而智能传感器正排在核心基础的位,处于基础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传感器行业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其趋势将会呈现怎样的变化?
 
  2018年1月上旬,物联网世界的记者带着疑问来到了深圳市云传智联技术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云传智联) 旗下的中物联传感技术研究中心,在这里记者有幸见到了中国传感器的人物——段立新先生。段立新,现为云传智联的董事长兼CTO,在传感器企业有着约20年的研发经验,在带领团队进行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的工作中,段立新先生也看到了中国在传感器领域的空白,并自主研发中国独有的传感技术。
 
  时代步伐 云传智联的自主创新之路
 
  自2009年温总理在无锡提出“感知中国”后,物联网技术就在中国开启了发展的新纪元。如今,传感器不仅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更是物联网重要的数据入口。段立新先生讲到,“就物联网产品来说,它其实是由传感器、控制模块、通讯模块、平台、大数据等技术结合起来的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云传智联通过对行业和市场进行理解以后发现,生命传感器作为如此重要的一个领域,现在中国还没有哪个单位或研究中心对此进行很系统化的研究,国内在这一领域的技术投入和市场布局都比较空白。”
 
  目前,云传智联已形成了以生命传感为主、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线。旗下的产品主要有:睡眠监测系列传感器、疲劳驾驶系列传感器、止鼾枕睡姿调整系列、胎压传感器、雨量传感器、腕部脉搏传感器、压电薄膜交通传感器以及加速度器等,其产品的优良性能已媲美国外厂商,市场占有量也逐年攀升。
 
  作为国产传感器厂商中的“领头羊”,云传智联的竞争优势很是突出。凭借压电薄膜应用技术、被动式传感技术处理方法、独有的多通道传感信号处理技术和传感器封装技术,迅速在业内打开了局面。
 
  国产传感器之殇!中国传感器的尴尬现状
 
  在传感器制造工艺以及技术方面,美国、日本以及德国等发达国家长期处于市场地位,三国几乎垄断了70%的市场,且随着MEMS工艺技术的不断成熟,此增长态势将会越发明显。据了解,传感器研发制造商共6500多家,传感器种类约2万多种,我国目前拥有1万多种。据业内人士估算,传感器市场规模在2016-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11%,至2021年市场规模将高达2000亿美元。如此海量的市场,国产传感器厂商的机会在哪里?
 
  段立新先生讲到,“现如今,中国80%甚至90%以上的传感器都是来自于国外,中国一直没有自己的传感器。未来几年,发达国家在传感器领域的技术、品牌等优势还将继续保持,因此,传感器市场分布状况并不会得到明显改善。”万物互联时代的脚步越走越近,中国作为物联网的大的市场,其传感器综合实力的不足势必让国产厂商们显得有点尴尬。
 
  在与记者详细分享了行业现状之后,段立新先生又分享了国产传感器之所以没能做起来的原因。首先,中国传感器研发人才严重缺乏。目前国内研究传感器的人才都集中在大中院校,而据工信部的可靠数据,这一部分的研究方案后能落地的产品只有不到10%。 其次,中国产业环境的缺失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传感器的工艺和制程,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难点;传感器属于基础科学,是材料学和化工学的结合,关键的一环是敏感元器件。然而,国产传感器的设计技术、封装技术、装备技术等都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再者,产业结构不合理。国内传感器产品往往不成系列,在测量精度、温度特性、稳定性、响应时间、可靠性等与国外有较大差距。后一点,国产传感器企业能力弱,外资企业仍占据较大优势。
 
  物联网传感器四大趋势
 
  在每天大量的科技新闻中,读者们总免不了被当下热门的前沿技术进行疲劳轰炸。如今人们都对AI比较熟悉了,也明白算法的完善离不开海量的数据。数据量越大,算法给出的结果就越,而机器人和目前很火的无人驾驶要实现这一目的,必然离不开传感器的数据。
 
  传感器技术在历经了多年的发展,就中国传感器产业而言,目前正处于由传统型向新型传感器发展的关键阶段,对此段立新先生分享了他的见解,物联网传感器将呈现四大趋势,首先是从智能到智慧,再者是传感器对于MEMS技术的应用。“在传感器研发阶段,主要是进行技术的开发,把传感器做小没有太多意义。当产品的量达到一定的规模,到了民用化的时候就会想到怎样把传感器做得小一点。鉴于物联网的一些使用场景,MEMS传感器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第三是复式传感器,通过把各种各样的传感器综合起来,比如说温度和压力,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是因为现在普遍要求把产品越做越小。一个汽车里面有上万的传感器,这样它的体积就会比较庞大,损耗的能源也会很大。把它做成一个传感器进行一路输出,然后信号从一个通道进来,另一个通道出去,然后再换成各式各样的电信号。结合压力、温度、湿度等,各种各样的产品结合在一起,整个传感器的体积就会变小。后一个趋势就是,如何使得传感器的功耗更低。
 
  总结:相比其它较早布局这一领域的国家,我国传感器在研发上至少晚了十年。国产传感器企业几乎还是靠模仿国外产品而维持运营,而且企业规模小,产品更是进入不了主流市场,“历史”问题也亟待解决。在中国传感器1700多家的厂商中,约有80%是做贸易的,类似云传智联这样能自主研发传感器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对国内传感器厂商而言,崛起之路不可不谓任重而道远。
 
  (原标题:国产传感器之殇!解读传感器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物联网设备如何推动对云原生安全的新需求

    物联网设备的使用增加极大地扩大了恶意行为者的攻击面。每个连接的设备都代表着网络攻击的潜在切入点。随着组织连接数千台具有不同安全功能的设备,它们面临着这几个关键漏洞!
    物联网设备物联网技术
    2025-03-19 14:14:36
  • 物联网为建筑机械领域提供的三大主要优势

    物联网通过将设备、传感器和网络技术相结合,为建筑机械的管理、维护和操作带来了显著的优势。物联网技术使得建筑机械的实时监控成为可能。通过在设备上安装传感器,管理人员可以远程监控机械的运行状态,包括位置、运行时间、燃油消耗、发动机温度等关键参数。
    物联网技术建筑机械
    2025-02-14 09:46:07
  • OFweek2024 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圆满收官!

    “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在深圳达实大厦2楼会议中心报告厅圆满收官。
    物联网产业物联网技术
    2024-12-27 09:02:46
  • 2025年物联网在供应链和物流中的10大优势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供应链和物流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25年物联网技术将成为供应链和物流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物联网技术智慧物流
    2024-12-17 09:20:42
  • 破解物联网数据集成难题:推动国际物流网络智能化升级

    在国际物流网络的应用场景中,IoT技术能够显著提高货物流通的透明度和效率。然而,只有克服数据集成障碍,才能充分释放物联网的潜力。
    物联网技术智能物流
    2024-12-13 10:07:02
  • 到2028年,全球零售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2.17亿

    根据最新的零售物联网应用分析报告,零售业是蜂窝物联网连接的巨大市场,总可寻址市场超过3.72亿台设备,包括POS终端、ATM、自动售货机、停车计费器、数字标牌和收费设备。
    零售物联网物联网技术
    2024-12-04 09:07:34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