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人工智能行业说到底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也就是人才争夺激烈的领域。如果想要在这个行业内真正拥有一席之地,必须长期付出比其他行业高出数倍的人力资源成本。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美国科技巨头谷歌、微软和脸书网以及它们的中国竞争者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密切关注的领域:这些企业力图掌握许多人心目中代表未来的计算技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竞争的新焦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人工智能作为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高领域,已经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
《人工智能人才白皮书》显示,AI领域人才约30万,而市场需求在百万量级。随着大公司自建研发中心和资本重金投入导致的业务拖长,在AI较热的领域,基础人才和人才价格都会快速上涨,而供需严重不平衡将导致未来人工智能企业对人才的抢夺会越演越烈。
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起步时间晚。从AIzhuanli数量上看,欧美国家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布局AI,90年代已取得许多成果,而中国要到2000年之后才有明显的发展。
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要素,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集聚已成为很多国家的战略重点,中国正在加快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步伐。
根据脉脉数据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人工智能相关岗位应届毕业生的起薪基本都在12.5k/月以上,毕业三年后人工智能岗位的技术人员,平均月薪在25k以上,基本实现薪酬翻番。
中国人工智能还是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来自多个行业人士的分析指出,人工智能人才集中在了北美,中国虽然也具备很丰厚的人工智能研发人才储备,但这需要进一步开发与开放。
不过,处于一个开放竞争的状态下,不管是业界的公司还是研发机构、科研院校等等,不仅要在国家人工智能总体规划下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突破点,更需要构建起来更为稳定、持久的研发团队与发展目标。
中国正在加快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步伐。从论文发表数量来看,华人作者的优势日益明显。在“深度学习”领域,中国的论文数量从2014年开始超越美国。日前,中国政府就宣布了将斥资138亿人民币,在北京市门头沟建设一个人工智能(AI)工业园区,为中国发展人工智能所需要的庞大的、高水平的AI人才队伍做支撑。
与此同时,国内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滴滴等互联网巨头均在在美国硅谷设立研究院,以试图抢占美国的AI技术人才;硅谷巨头谷歌公司也在去年宣布将在中国北京成立AI研发中心,在中国进行人工智能相关研究。
国务院近日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将“加快培养聚集人工智能人才”。伴随巨大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中国有望吸引更多人才来华从事人工智能行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