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无人机五大发展趋势分析:2025年将达到750亿元

无人机五大发展趋势分析:2025年将达到750亿元

2018-05-14 09:06:47来源:中国报告大厅 关键词:无人机阅读量:28218

导读:随着无人机研制、生产成本不断降低,无人机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具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将会成为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中国智能制造网 市场分析】民用无人机产业的研发、制造和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无人机研制、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其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具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将会成为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无人机五大发展趋势分析:2025年将达到750亿元
 
  政策、技术和应用需求是无人机产业的三大驱动力,降低成本、注重实用将是今后无人机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随着国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供给侧结构改革落地,在鼓励创业创新的大背景下,市场价值的无人机行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根据行业预测,我国民用无人机产品销售和服务总体市场规模2018年将达到110.9亿元,到2020年将达到465亿元,2025年将达到750亿元。
 
  (一)产业体系协同化
 
  随着无人机市场的逐渐兴盛,无人机产业将从设计、研发、制造等技术领域延伸到无人机租赁、操作员培训等管理、服务、保障领域,进而触及社会生产、生活更广更深的层面,逐步形成一条新的产业链条。通过建立完善的生产制造能力及供应链管理和质量控制能力,增强上下游产业链高度信任磨合,加强顺应时势与需求导向的市场推广,健全完善的销售渠道与售后服务中心等,上下游的企业互相促进,共同成长,构建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格局,实现民用无人机产业体系的协同化发展。军用无人机厂商以贯彻军民融全发展战略为契机,利用技术优势进入民用无人机市场。同时,大型消费级无人机企业利用市场优势与技术积累进军工业级市场,工业级无人机企业也可利用专业优势生产迎合大众市场需求的消费级无人机产品。通过无人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协作创新,跨界融合发展,创新商业模式,从而形成跨产业、跨领域的产业形态,构建制造业与服务业一体化的新型产业体系。
 
  (二)消费产品个性化
 
  消费市场的无人机资本将更多地向视频、相机领域拓展,以形成沉浸式航拍体验,让普通大众享受到无人机飞行的乐趣。消费级无人机企业要抓住市场需求与用户痛点,通过准确定位产品,技术改良升级,增强便携性、安全性、易操控性等,并赋予无人机更多的社交、媒体属性,开发出新的应用场景,推出迷你型、个性化、便携式的消费级电子消费品,让消费者得到意外的使用体验,从而使得行业规模获得更大的拓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多种应用的开发,无人机研发或将以贴近生活、开放开源为立足之本,深层次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旅游、生活摄影、导航、看护、运动、比赛、娱乐、教育、表演、婚庆、游戏乃至个性化社交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强化,未来大量用户和设备的聚集将形成空中飞行圈、空中竞技圈等社区,实现无人机实用性和文化性的双重跃进。
 
  (三)行业应用专业化
 
  工业级无人机只有实现用途多领域、性能多样化发展,才能把潜在的需求变为现实的市场。无人机搭载不同负荷之后可适用于多种作业环境,以满足不同作业环境的要求,能够大大提高作业效率,省时省力,并能更好地完成目标任务。美国FAA批准的无人机商业用途高达2000多种,发展趋势不可阻挡。随着对无人机应用价值认知程度的加深,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创新必将颠覆众多行业的传统作业方式。基于工业级无人机的作业与强大的功能,将进一步推进传统行业变革,以实现产业更新升级。随着其在救灾、警务、环保、监测气候、货物运输等方面应用的扩大,尤其是太阳能无人机的使用场景更加丰富,将使无人机呈现出全领域发展的趋势,无人机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更加突显。通过实施“无人机+”计划,与传统职业跨界融合,细分出无人机应急救援、无人机公共安全、无人机环境保护、无人机石油巡线等垂直应用领域,将开拓全新的无人机产业民用发展新局面。
 
  (四)研发升级智能化
 
  智能化趋势下,消费者对于无人机功能性需求提升,复杂的工业应用场景对无人机也提出了更多技术要求与更高的安全要求,需要深入系统的技术研发,在硬件、软件、算法、系统等构建起飞行安全体系。无人机智能化研发正在不断深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无人系统领域的融合应用,无人机将集成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和算法技术,丰富的传感器和任务设备,可以自动、智能化地完成各项复杂的任务。智能无人机与VR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相结合,未来成为具备智能视觉、深度学习的“空中智能机器人”,能够自适应、自诊断、自决策、重规划,完全脱离人机一体的实体操作,可以实现飞行轨迹、操作控制的全过程数字化与自动化以及未来的交通管理过程的数字化,这将在普通消费用户市场获得巨大的应用空间,延续无人机在工作环境中的价值,向人类提供智慧服务。
 
  (五)运营服务化
 
  无人机行业不仅需要技术的创新,还要围绕行业应用市场的实际需求和用户的具体要求,积极探索商业模式来实施化的运营服务。随着民用无人机市场的升温,扩大而衍生出的无人机运营企业产业服务主要包括飞行服务、租赁服务、维修保养服务、培训服务、金融保险服务和大数据服务等。无人机飞行服务包括特定应用领域的专业应用服务,现在国内已有专业有无人机航拍公司、无人机植保公司等,客户不用购置专业机型和训练飞手,根据工作实际需求购置无人机服务来完成目标任务。工业级无人机售价高,若任务使用不频繁,可以通过租赁高质量、大规模、全系列的专业级无人机产品来解决。伴随着消费级市场的火热与工业级市场的拓展,无人机研发操作培训、维修保养服务与金融保险服务也拥有较大市场空间。无人机作为空中的数据端口,针对不同行业进行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提取、分析和展现,为用户提供更、更强大的数据流服务。
 
  (六)安全监管规范化
 
  无人机飞行时对其他飞行物和地面人员可能构成安全隐患,可能会带来间谍行为、交通事故、飞入政府禁区、偷拍、偷运毒品、抢占航线等严重的安全问题,这已经引起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虽然现在我国无人机系统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和制造能力,但是民用无人机的飞行运营、适航管理、安全管理等还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标准规范和法规体系,在研发制造、销售使用、流转情况等方面尚无制度安排,导致各种违规飞行现象也随之而来,整体产业发展不规范。我国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统一的多部门联动协调监管机制,协同制订无人机产业发展顶层规划,并通过立法明确民用无人机的法律属性、制定无人机生产标准与适航标准、加强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管理培训力度、实施统一规范民用无人机的实名登记制度和销售流通备案登记制度、明确和统一民用无人机的申报使用流程、建设无人机监管信息云平台、规范行业市场准入退出制度等举措,从研发、制造、销售、运营等多方面系统进行管理与全过程监管,明确无人机违法违规的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统一监管、统一追责,防止无人机失控影响公众安全和飞行安全,确保无人机的合理、合法、合规地使用,使我国民用无人机产业实现持续、安全、创新发展。
 
  (原标题:无人机五大发展趋势分析:2025年将达到750亿元)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机器狗、无人机…… 安全防线更具“未来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装备巡逻系统通过整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为城市治理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机器狗无人机智能装备巡逻系统
    2025-05-11 09:56:30
  • 改革在路上 | 达州打造低空经济“新样板”

    达州拥有河市通用航空产业园、达州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完善的产业资源,以及完整的上中下游配套产业体系,“数据 ”“算力 ”“智慧 ”百亿级产业集群能助力低空经济发展;且拥有1个民用机场、1个通用机场和7个临时起降点,有坚实的低空飞行网络基础。
    低空经济无人机
    2025-05-10 08:20:11
  • 7月,低空巨头云集北京,共探无人机应用及防控

    “2025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作为中国华北地区无人机及无人系统领域首屈一指的风向标盛会,将于2025年7月5-7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隆重举办。
    无人机无人机应用无人系统
    2025-04-27 14:52:06
  • 世界最小无人机诞生:直径不到1厘米、仅0.02克

    这款飞行机器人堪称目前世界上实现可控飞行的最小无线机器人,它的体型极为小巧,直径尚不足1厘米,重量更是轻至仅21毫克。
    无人机飞行机器人
    2025-04-02 13:11:04
  • 智慧灯杆+无人机 推动智慧城市新发展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加速,传统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正催生全新的城市治理模式。智慧城市的核心在于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升城市管理效率、优化公共服务、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智慧灯杆无人机
    2025-03-28 13:51:36
  • 西安公安交警组建无人机“鹰击战队” 为交通管理注入新动能

    面对城市交通治理的复杂挑战,西安公安交警以科技破局,率先构建“巡-查-处-导”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管理体系。
    无人机交通管理
    2025-03-28 13:50:36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