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国内新闻】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持续增长、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倒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大的变革就是
机器人在制造工业中大规模的应用,以实现劳动力的代替,迎来了中国机器人大发展的时代。
仅几年时间,我国就成为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同时我国工业机器人的生产制造也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的增速尤其突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13.11万台(套),增长81.0%。2018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7.38万台。
如今国产工业机器人已服务于国民经济37个行业大类,102个行业中类,同比拓展了3个行业大类,11个行业中类。
劳动力短缺会成为我国新常态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
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能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工业机器人种类众多,主要存在三大分类标准,按机械结构分类可将工业机器人分为串联机器人、并联机器人;按操作机坐标形式分类可分为圆柱坐标型、球坐标型、多关节型等,该分类是常使用的分类方式;按程序输入方式分类可分为编程输入型与示教输入型。
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提出,要把智能制造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其中工业机器人被认为是实现目标的关键。但在当前我国机器人市场领域均由国外企业占据。国内企业机器人业务起步较晚,产品产量水平仍然较低,竞争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虽然处于低端,但我国机器人产业敢已基本形成从上游核心零部件制造,中游本体制造,下游系统集成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本土自主品牌也从自身企业特点出发,形成了各自富有特色的系统集成应用方案。
机器人产业已成为各地招商的重要目标
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的三极分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东北。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的机器人先进制造业,已经成为全国发达地区,上海市2017年生产量达到5.88万套,占全国生产总量的40%多,再加上周边的苏州市、南京市及常州市,长三角地区在机器人布局上已经良好的梯形发展态势。
以深圳、东莞及佛山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也不甘人后,在机器人研发、制造等环节也开始全面布局,2017年深圳市生产量达到14512套,增长率74.4%,处于全国主要城市第二位。
东北地区尤其是沈阳市为我国机器人起步早的地区,雄厚的重工业基础,众多的工业人才,造就了国内机器人新松机器人公司。
以下我国要主城市机器人2017年生产数量:
上海 5.88万套 89.7%
主要厂家:库卡、发那科等机器人公司都在上海有制造基地,上海新时达机器人等国内厂家也开始崛起
深圳 14512套 74.4%
主要厂家:深圳市杨森工业机器人、深圳大族机器人等
沈阳 5022套 增长 19.6%
主要厂家:新松机器人等
芜湖 2976套
主要厂家:埃夫特智能装备等
南京 1746套 增长 78.9%
主要厂家:埃斯顿自动化等
苏州 估计1100套 增长 37.8%
主要厂家:苏州绿的谐波传动科技有限公司等
济南 575套 增长 21.1%
除以上城市外,北京、东莞、常州、武汉、哈尔滨等城市也有工业机器人生产厂家,但在当地公开资料中没有公布具体生产数据。
(原标题:生产工业机器人多的七个城市,上海芜湖异军突起!)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