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看天吃饭不如求助机器人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看天吃饭不如求助机器人

2019-02-19 14:46:13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林中易木 关键词:农业机器人阅读量:57525

导读: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传统依赖节气和气候的农业模式正逐渐成为过去式,取而代之的是自动化、数字化、绿色化、智慧化的现代农业生产。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2019年2月19日,除了是我国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同时也是重要的雨水节气。在看天吃饭的年代,雨水节气在我国农业耕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农民开启一年春耕的关键时段。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传统依赖节气和气候的农业模式正逐渐成为过去式,取而代之的是自动化、数字化、绿色化、智慧化的现代农业生产。在全新的农业阶段,以机器人技术为代表的先进智能科技,开始替代“天时、地利”等在农业中的重要作用,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新型关键要素。
 
  机器人成农业升级助推器
 
  当前,我国仍是一个农业大国,对粮食有着庞大的需求,但我国在农业领域并没有多少统治力可言。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内农业生产方式的落后和农业生产力的低下,让我国农业发展呈现出了明显的供需矛盾,这让我国离农业强国的距离日渐变远。
 
  而在纯手工耕作的时代,我国农业水平也曾一度于,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在农具和劳动力方面的一定优势。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农具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生产需求,人工耕作的农业形式也不再适应农业发展的未来趋势,我国传统农业的优势也便不复存在。
 
  因此,为了从农业大国重回农业强国的行列,我国需要从农业工具和农耕方式两方面进行升级。近年来,我国逐步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发展,农机装备有了一定的升级,人机结合的耕作方式也取得了相应成果,但与先进水平相比仍差距较大,自动化、智能化仍将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这样的情况下,机器人无疑成为了农业升级的重要助推器。依靠“机器换人”,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当前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满足日益上涨的农业需求,还能破除农业人口减少难题,促进新型农业生产方式的普及发展,进而推动现代农业的快速升级。
 
  国内农业机器人发展正盛
 
  目前,为弥补日渐消失的农业生产优势,我国已经在大力推动农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虽然出于时间起步晚、专业人才缺乏、核心技术缺失、研发资金不足等原因,我国农业机器人的总体发展程度偏低,但在国家的坚定号召和政策的积极推动下,我国农业机器人的发展态势十分良好。
 
  其中,浙江省在2012年作出“全面推进机器换人”决策部署后,农业机器人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运行的新常态。2017年7月,浙江省根据《中国制造2025》等文件精神,决定在农业领域推行《浙江省“机器人+”行动计划》。其中包括了推进农业机器人重点区域应用、示范应用和细分环节应用,以及加强农艺融合、探索农艺标准、完善农业机器人市场服务体系等多项措施,促进了农业机器人在浙江的快速发展和积极落地。
 
  而在2018年底,一个为期7年的农业机器人试点项目也在江苏省全面启动,该次试点项目希望通过机器人来取代农户的工作,主要应用了无人拖拉机、无人农药喷洒机、无人水稻插秧机等。《彭博社》认为这一项目可以让中国数百万个低产的、有污染的农场实现现代化。
 
  除了上述两省以外,为推动农业机器人和现代农业的加速发展,2018年包括甘肃、湖北、重庆、山东等在内的十多个省份,也纷纷推出和加大了对农业机器人的试点补贴,全国刮起的农业机器人研发应用之风,正愈吹愈劲!
 
  未来还需克服这几大困难
 
  在国家政策等的积极带动下,眼下我国的农机化发展环境和空间虽然充满机遇,但面对发展的新要求也还存在诸多挑战。其中,农机新技术、新装备的有效供应不足,就已成为国内农机化发展的重大制约。
 
  一方面,当前中农机产品不多,自动化程度较低,机具适应性、可靠性有待提高,产品种类不够丰富;另一方面,农机农艺融合不够,技术集成配套和系统解决方案研究较为初级。一句话概括就是:我国农机发展大而不强、多而不精!这导致了我国农机只能依赖进口。
 
  而装备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就会威胁农业装备产业安全。目前跨国企业纷纷抢滩国内市场——20家国外农机企业进入中国,7家设立北京总部,共投资建立了23家制造基地,这成为我国农机装备发展需要面对的又一困难局面。
 
  对此,未来我国需要将以农业机器人等新型现代化农业发展作为农机科技创新的方向;将创新、、作为农业技术转型的重要目标;将技术创新、制造、产品供给、产业服务、竞争五种能力深度掌握,以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精细化、化的四位一体快速发展。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农业机器人如何助力农业新质生产力?2025年有哪些发展机遇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机器人正从传统机械化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变。其作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技术载体,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20%以上。
    农业机器人农业新质生产力智慧农业
    2025-02-27 13:56:25
  • 人工智能和传感器技术如何提高农业生产力

    人工智能(AI)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为农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们通过精准农业实践,提高了作物产量、优化了资源利用、增强了作物疾病和害虫管理,并且提高了农业可持续性。
    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农业机器人
    2024-09-03 10:12:58
  • 美国农业机器人,C轮融了9.4亿

    目前,公司已经在12个州和3个国家部署了超过400台MK-V,覆盖葡萄园、乳制品、浆果、果园等多个农业细分市场。
    农业机器人
    2024-08-19 17:17:47
  • 2024年农机猜想之九:农业机器人大量推广?

    2024年,某些农业机器人,例如旋耕机器人将会大量推广。本次聊聊这个话题。
    农业机器人
    2024-01-18 11:50:25
  • 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农业机器人分会成立 中国农机院当选为会长单位

    10月27日,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农业机器人分会(以下简称“农业机器人分会”)成立大会暨农业机器人技术发展论坛于“2023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期间在武汉成功召开。
    农业机器人农业机械设备
    2023-11-07 09:10:19
  • 世界粮食日农民失业?机器人全揽农活?

    大量的农活人们根本很难完成,机器人的引入不是取代人工,而是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减轻负担,解决辛苦工作,目前,农业机器人正在逐步被引入到农业生产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农业机器人
    2023-10-17 13:22:12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