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智能建筑市场潜力巨大,实现长远发展需解决这些痛点

智能建筑市场潜力巨大,实现长远发展需解决这些痛点

2019-02-21 15:48:34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关键词:智能建筑人工智能阅读量:42390

导读:近年来,在网络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传感技术等先进技术不断突破下,我国的智能化建筑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何为智能建筑呢?在我国《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将智慧建筑定义为以建筑物为平台,基于对各类智能化信息的综合应用,集架构、系统、应用、管理及优化组合为一体,具有感知、传输、记忆、推理、判断和决策的综合智慧能力,形成以人、建筑、环境互为协调的整合体,为人们提供安全、、便利及可持续发展功能环境的建筑。
智能建筑市场潜力巨大,实现长远发展需解决这些痛点
 
  与传统建筑相比,智能建筑可以让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安全、健康、舒适、便捷、,同时智能建筑的发展也有助于我国对环保的要求,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构建智能建筑时,并不仅仅是将建筑和智能技术进行简单结合,而是需要把科学的管理和全面的施工管理技术作为支持点,同时也要注意建筑整体的协调。
 
  近年来,在网络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传感技术等先进技术不断突破下,我国的智能化建筑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当然,智能建筑并不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早在20世纪末,智能化技术便在建筑领域得以应用。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现代建筑的智能化技术不断进步,这使我国的智能建筑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市场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张。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智能建筑行业市场在2005年突破200亿元之后,也以每年20%以上的增长态势发展。2016年,我国智能建筑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853亿元,同比增长18.18%左右,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当前,我国智能建筑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在我国智能建筑中,华北地区占比大,达到33.4%;其次是华东地区,占比为28.5%;华南地区的份额占比为20.4%。这三大地区经济较为发达,是我国主要智能建筑的集中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领域的延伸,未来几年智能建筑市场将会向更多地区释放潜能。
 
  从总体来看,虽然智能建筑的发展潜力无限,但是整个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尚不充分,在普及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难点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技术、资金、后期维护升级等都是智能建筑普及化的关键难点。
 
  技术难点
 
  智能建筑涉及到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图像显示技术等多个领域,具有系统集成的特点,各个系统之间配合复杂,因而对施工设计者有更高的技术要求。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系统也需要持续进行更新升级,需要设计及维修人员不断学习新技术,保持与时俱进。
 
  资金难点
 
  智能建筑的智能化需要各项高科技产品的持续投入,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大量的研发投入需要持续不断的资金支持,这也是为何华北、华东、华南等经济发达地区成为智能建筑集中地的原因。所以对于想要进入智能建筑领域的企业而言,资金基础薄弱就成为其发展的一大障碍。
 
  后期维护升级难
 
  当前由于行业发展不充分,智能建筑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较少,很多厂商经验不足。在后期智能房屋需要维修或是进行升级换代时,由于涉及到多方需求和系统的复杂性,后续处理起来会相当复杂,因此厂商很难有效的进行后期更新和维护,用户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伴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高新科技的发展,建筑行业实现智能化升级将成为一大趋势。在智能建筑普及过程中,还有很多关键点需要突破,技术、资金、后期维护升级等对企业来说都是挑战。除此之外,将人、建筑、环境等更好地协调配合也是一大考验。因此,我国智能建筑的普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原标题:智能建筑市场潜力巨大,实现长远发展需解决这些痛点)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夯实学校人工智能教育 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无论是培育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人才、激发人工智能环境中广大青少年的创新潜力,还是提升智能时代公民的适应力,都需超越传统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
    人工智能教育
    2025-05-08 17:26:13
  •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我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持续投资布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基础层、模型层及应用层不断升级优化,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据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广泛融合。
    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2025-05-04 09:58:02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 从“原子”到算法!人工智能领域的“元素周期表”诞生

    研究团队发现,处于同一“主族“的算法(如支持向量机与核方法)具有相似的数学内核,而位于相同“周期“的算法(如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则共享相近的泛化能力图谱。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2025-04-27 17:01:21
  • 宾利发布突破性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系统并不能完全取代宾利训练有素的工匠的技艺。通过自动化人工检测流程,该系统能够提供最高品质的皮革,工匠们可以用它来打造精致的手工缝制细节。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2025-04-27 14:42:55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