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共聚环保盛会 续写绿色篇章!2019世环会将在上海拉开帷幕

共聚环保盛会 续写绿色篇章!2019世环会将在上海拉开帷幕

2019-05-16 15:22:43来源:世环会 关键词:世环会环保展会阅读量:22451

导读:2019年6月3日-5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世环会旗下的主题展,将汇聚分别来自23个国家的近3500家一线环保品牌。
  2019年6月5日,即将迎来第48个世界环境日。为了纪念这个与人类健康和生存息息相关的重要时刻,联合国环境署代理执行主任乔伊斯·姆苏亚(Joyce Msuya)和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就已在今年3月举行的第四届联合国环境大会闭幕当天,宣布由中国主办本次世界环境日的庆祝活动,并聚焦“空气污染”主题。

  近年来,如何应对日益严峻的污染问题?这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中国在环境保护与治理上展现了令世人瞩目的“中国速度”。自十九大报告将“污染防治”列为2020年前国家三大攻坚战之一后,生态环保议题就一直在国家顶层政策规划中占据重要一席。2018年中国全面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进一步提出要“大力发展蓝色经济”、“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可以看到,中国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始终坚定,对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力度也在不断升级。
 
  经过多年的励精图治,中国在环保事业上成效显著,环保意识从政府逐步渗透下沉到企业、组织甚至个体,并在社会中凝聚成一股不容小觑的环保力量。本次世界环保博览周(“世环会”)的召开,恰逢世界环境日活动在中国举办之际,作为范围内超大规模的环保博览会平台,世环会整合了六大性展会,包括上海水处理展(AQUATECH CHINA)、上海泵管阀展(FLOWTECH CHINA)、上海建筑水展(BUILDEX CHINA)、上海固废气展(ECOTECH CHINA)、上海空气新风展(ECOTECH CHINA)、上海水利展(WATRES CHINA)旨在将环境综合治理及智慧环保相融合,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商贸交流平台,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环保事业蓬勃向上的助推器。

  伴随着中国环保事业十多年的成长和发展,世环会已拥有25万平米的展览面积,涵盖6大主题展会和25个细分主题展示区。2019年6月3日-5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世环会旗下的主题展,将汇聚分别来自23个国家的近3500家一线环保品牌,这些海内外的行业,将携超过6.4万件展品齐聚现场,同时还会带来世界前沿的环境治理理念与先进技术。今年世环会还新增了环境综合治理主题展区,集合景津、兴源环境、同臣环保、恩国、蒙特、晟启等三废治理,集中采取多种措施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污泥提供系统工程及工艺解决思路,呈现一站式环保解决方案。

  展会期间,参观者不但能够饱览涵盖水与污水处理、空气治理、环境监测、给排水、水利等主力板块,产品应用领域囊括市政、能源、化工、食品、制药、冶金、电子、印染等28个终端应用领域的解决方案,还能够与各个环保创新技术机构交流沟通,进行业务拓展及商务合作。为期3天的盛会预计能吸引超过近72 个国家和地区的近 12 万专业观众,其中将包括近6000名来自海外的专业人士。
 
  更值得一提的是,国内专门从事环境保护事业的非营利性组织“中华环保基金会”,作为本次盛会的合作方之一,使得展会平台的社会公益价值获得了更大提升。通过积极响应国家重点支持“三区三州”( 西藏、四省藏族聚居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脱贫攻坚的政策,“中华环保基金会”为参与各方打通了投身环保公益事业的渠道。以提供公益项目的方式,使得参展商们不仅能在展会交流平台上有所受益,更重要的是能发挥出应有的企业价值回馈社会,真正将环保政策落到实处、行到深处。环境保护不仅是关系到国家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意义深远的公益事业,这离不开企业责任、社会公益、个人行动的融合统一,世环会的举办无疑为各方力量的凝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平台。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大海之阔,非之归。中国乃至环境治理之路任重而道远,面对上严重的环境治理赤字,实现经济崛起的中国需要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展现大国担当,而本次规模的世环会,也将在东道国以磅礴之气与世界环境日活动交相辉映,为中国乃至揭示环保行业新发展动态,展现更多环保新理念、新战略、新技术。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