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举办让我们见识了一场科技与体育融合的盛宴,人工智能、机器人、5G通信网络、虚拟现实、物联网、自动驾驶和超高清电视直播等前沿技术的相继应用,给观众带来了一次非凡的视听享受。
鉴于此,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我国也主张打造成一场集科技、智慧、创新为一体的竞技狂欢。在距离正式召开还有不到3年的时间里,如今“智慧冬奥”也正值发时期,各大主体对于智慧冬奥的建设也是进行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
那么,具体国家政府、冬奥会组织机构以及社会各界等对于智慧冬奥都给予了哪些支持与动态呈现呢?我们不妨一起来看一下吧!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从三方面打造“智慧奥园”
作为“智慧冬奥”重要的举办场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近期发布了打造“智慧奥园”的计划。其管理委员会表示,“奥园”将从智慧管理与保障、智慧运营与安全、智慧旅游与体验等3大类、13个子项的应用场景需求出发,为园区管理方、运营服务商、游客消费者带来智慧新体验。
其中在“智慧管理”应用场景中,将通过打造云数据中心、奥园全域视频影像地图、奥园智能设施管控体系以及5G园区专网,对全园区进行实时控制管理;在“智慧游览”应用场景中,将打造冬奥IP形象机器人,为游客提供导览、问题咨询等服务;在“智慧运营”应用场景中,将打造全息成像、激光投影引导疏散标识以及人工智能图像分析系统,保障游客的安全。
北京朝阳区:8项高精尖产业应用助力智慧冬奥
朝阳区作为冬奥会场馆的主要承载区,其承载了国家速滑馆智慧场馆和奥林匹克公园智慧园区等的建设工作,以及冬奥举办期间的旅游、观赛服务提供。10月25日,在2019北京科博会上,朝阳区发布了8个类别、27个具体项目的高精尖产业应用场景清单,表示将为市民带来智慧奥园游览、人脸识别导诊就医以及便捷的出行新体验。
其中在智慧奥园游览方面,朝阳区此次将广泛应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精尖技术,并开放数字化体育运动监测、超高精度定位导航、智慧园区管理、智慧游览、智慧零售等应用场景。通过重点对冬奥会服务、城市痛点治理等的聚焦,让智慧冬奥由内到外真正得以实现。
科技部等部门:“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十九大提出的“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要求,落实《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总体计划和任务分工方案》,加快推进“科技冬奥行动计划”,科技部会同北京冬奥组委等部门,共同编写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实施方案。10月30日,该方案向全社会征集意见和建议。
据悉,该方案重点围绕冬奥会科学办赛关键技术等5大重点方向的关键科技瓶颈问题开展研究。其中在冬奥会科学办赛关键技术中涉及到了“京张高铁智能化服务”、“国家体育场(鸟巢)智能场馆”、“国家游泳中心冬—夏运动场景转换”等项目中的不少先进技术,这些项目中智能科技的应用将推动“科技冬奥”加速落实。
中国联通:公布5G智慧冬奥战略三大计划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通信服务合作伙伴,2018年12月26日,中国联通在北京举办的主题发布会上公布了“5G赋能智慧冬奥”的计划。联通表示,将以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智慧的保障能力,为冬奥组委及奥运大家庭其它成员、运动员、观众、媒体、业主、相关行业人员等提供安全可靠的网络服务和丰富多彩的智慧应用。
如今,联通5G商用化发展已经步入正轨,随着5G技术的进一步拓展与成熟,联通将以5G创新技术为主导为冬奥会打造一系列智慧应用,包括360度全景直播、VR沉浸式体验、赛场医疗等等。此外,联通还将为冬奥投入超过15亿资金,用于升级和新建以5G为主的泛在宽带通信网络,致力于用户体验、赛事服务和智能场馆运用的实现。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