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4日,第三届CGTN媒体峰会在京举行。会上,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传播生态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隆重发布。蓝皮书指出,目前的5G之争已由初始的“标准之争”逐渐过渡到“商用之争”。 5G商用在中国进入轨道,必将重构传播生态。
5G这盘棋接下来该怎么下?
从整体阿来看,前四代通信技术分别拓展并加深了文字、图片、游戏和视频的应用,在传媒互联网领域诞生出数家科技巨头企业。5G的诞生,以为游戏、视频、教育等服务商抢占用户、完成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
5G的普及,意味着人们可以在手机上看到4K分辨率的长视频,同时由各大短视频服务供应商提供的短视频的清晰度也将大幅提升。此外,传统电视媒体和微信公众号的用户使用时长将进一步被抢占,短视频娱乐产业正迎来迅速扩张的新契机。
总结起来,5G所带来的不仅是“速度”,还有全新的商业模式和沉浸式互动体验。具体来讲,视频、音乐、广告、AR、VR等产业都将发生巨大变革,内容与受众间的距离将被大大缩短。
在低时延、高稳定性、优传输质量的5G环境下,人们可以打开相应的短视频软件来观看自己所喜爱的美食、天气、综艺、动漫等各种类型的视频,而原本属于纸媒的一部分用户则很有可能会转变为短视频的粉丝。
不过,5G要想融入无线传媒产业的各个细分场景,离不开5G基站所提供的支持。当前,我国广东、安徽、北京、广州等省市的5G基站正处于火热建设阶段。据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发布的消息显示,北京市5G基础设施建设势头喜人,截至10月20日,共计建设5G基站13014个。其中,开通5G基站10829个,建设基站数占全国八分之一以上,这不得不令人惊叹!
5G在各领域的应用逐步展开,碰触着一些传媒界人士敏感的神经。不过,将5G看作洪水猛兽也不恰当。殊不知,随着科技创新速度地不断加快,影视传媒、在线游戏、体育赛事等行业发展受5G影响几乎无法避免。
每一次通信技术的进化,都带来了信息传播和社会沟通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当5G时代拉开帷幕,并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之后,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会发生剧烈变化。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智能终端电子设备的迭代升级,也将为人们灵活、高效地开展社交活动提供更多选择的空间。
从目前来看,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虽然会对传媒产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原有的产业结构完全遭到颠覆。对于传媒产业发展所呈现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广大传媒界人士大可冷静对待,不必过于惊慌,主动了解、积极学习相关前沿技术,或许可以帮助传媒界同胞尽快消除各种不适感。
重新定义信息与用户之间的关系,颠覆与重构传媒业上中下游产业,是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给传媒行业发展带来的显著影响。此时,传媒界人士可换位思考,站在用户角度思考问题,力争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视听娱乐体验的基础上,为打造传媒智能化、移动化、数据化新生态开辟出一条新路径。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