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一度掀起行业热潮,但是VR/AR近两年来却似乎陷入了低谷。不过,在5G加速商用的巨大利好影响下,VR/AR领域开始迅速回温。据IDC数据显示,VR/AR支出规模预计在2019年达到168亿美元,而2023年将达到1600亿美元。

VR/AR回暖的重要迹象还表现在资本市场方面。2019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VR/AR行业的投融资活动都显著增多,融资额度不乏过亿美元规模。时至年尾,小编不完全统计了今年VR/AR领域的融资案,本篇带来的是国外的情况。
Niantic融资2.45亿美元
1月,AR游戏《精灵宝可梦Go》(Pokemon Go)的开发商Niantic表示,该公司已在C轮融资中筹集了2.45亿美元资金。据悉,本轮融资由风投公司IVP领投,其他战略投资包括aXiomatic Gaming、Battery Ventures、Causeway Media Partners、CRV和三星创投(Samsung Ventures)。
Vicarious Surgic融资1000万美元
2月,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的医疗机器人创业公司Vicarious Surgical宣布融资1000万美元,这笔资金将用于其正在开发的VR增强型机器人辅助手术平台。2016年1月,“Vicarious Surgical”公司首次宣布融资240万美元,同年10月又融资80万美元,2018年4月融资近1700万美元。
Mojo Vision完成5800万美元B轮融资
3月,AR公司Mojo Vision完成5800万美元B轮融资。Mojo Vision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萨拉托加市。据了解,这家公司由首席执行官Drew Perkins,首席技术官Mike Wiemer和首席科学官Michael Deering共同创办,团队成员源自苹果、亚马逊、谷歌、惠普、Infinera、安捷伦和漫威等企业。
QD laser完成36.6亿日元融资
4月,日本视网膜投影AR眼镜厂商QD laser完成了36.6亿日元(约2.19元人民币)融资,其主要研发视网膜走查型激光眼镜RETISSA Display。
Magic Leap获312亿日元融资
4月,Magic Leap公司宣布获得312亿日元(约2.8亿美元)融资,本次融资来自日本通信运营商NTT Docomo。Magic Leap表示,NTT将取得该公司产品在日本的代理销售权。
Labster融资2100万美元
4月,总部位于丹麦的初创公司Labster宣布在B系列融资中筹集了2100万美元。据悉,本轮融资由Owl Ventures领投,Balderton Capital、Northzone、Swisscom Ventures及此前的出资方北欧制造商David Helgason、EduCapital和Group跟投。本轮融资后,该公司迄今筹集的资金总额达到3500万美元。
DigiLens完成5000万美元C轮融资
5月,美国AR波导制造商DigiLens完成了一轮5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资料显示,DigiLens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桑尼维尔,其主要为增强现实(AR)设备开发显示器。这家公司曾在2017年1月筹集了2200万美元的资金,使该公司的风险投资额增加了一倍多,迄今为止已融资超过1亿美元。
Against Gravity融资2400万美元
6月,VR游戏平台Rec Room研发商Against Gravity向媒体透露,该公司完成了2400万美元的融资,本轮融资由红杉资本领投。
VRChat宣布完成1000万美元C轮融资
10月,VR社交平台VRChat宣布完成了1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该轮融资由Makers Fund,HTC、Brightstone VC和GFR Fund共同参投。该公司将利用这笔资金来扩充团队,并继续发展优化平台和社区。
ThreeKit完成2000万美元A轮融资
11月,ThreeKit完成20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Shasta Ventures、Salesforce Ventures以及个人投资者Godard Abel。据悉,ThreeKit是一家成立于芝加哥的3D渲染创企,专注于为企业用户提供3D渲染图像产品。其推出的3D效果图能够为品牌营销商提供交互式的AR体验、产品预览和比较工具。据ThreeKit总裁Joachim Klein介绍,新一轮融资将用于技术研发和人才引进。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