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过去一年,日本工业机器人的表现究竟如何?

过去一年,日本工业机器人的表现究竟如何?

2020-01-06 09:12:13来源:机器人在线 可乐 关键词:日本工业机器人阅读量:26814

导读:世界上哪个国家可以称得上工业机器人强国?从事机器人行业的大多数人应该首先就会想到日本。日本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呢?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单从企业来看,ABB、发那科(FANUC)、库卡(KUKA)和安川电机(YASKAWA)这四大家族的霸主地位无可撼动,依旧是主要的工业机器人供货商,占据约50%的市场份额。
 
  其中发那科(FANUC)的市场份额占比高,占比达到17.3%,安川电机的占比也达到了12.9%。除了以上这两位“大哥”,日本还有三菱、欧姆龙、OTC、电装、爱普生、川崎、那智等机器人企业同样实力不俗。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占据全世界超过50%的市场份额。
 
  2019工业机器人市场萎靡,日本企业遭遇销量下滑
 
  据日本机器人产业协会数据,日本机器人市场整体表现不佳,产销量、订单量继续降速收窄。在2019年7月至9月期间(第三季度),日本机器人企业收到的整体订单数为44275台,同比下降13.5%,也是连续第5个季度下降,订单金额1706亿日元,下降7.7%,连续四个季度下降。
 
  在2019年7月至9月期间(第三季度),日本机器人实际产量45148台,较去年同期下降15.0%,订单金额1724亿日元,下降7.2%。整体产量同比下降7.7%,产值下降7.2%。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减速虽然有所延长,但一直保持稳定,但仍然没有任何回升的迹象。
 
  发那科第三季度总订单额为126.4亿日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2.1%,净利润16.9亿日元,同比减少54.3%。自2017年第四季度以来,发那科合并销售和利润的季度变化持续下降。从9月的机床订单来看,中国同比减少42%,北美减少44%,欧洲减少33%。世界整体的机械和建机需求疲软。
 
  安川预计其2019财年(截至2020年2月)的合并净利润为190亿日元,同比减少54%。销售额会下滑12%,减至4200亿日元,营业利润下滑50%,减至250亿日元。备受市场关注的中国订单额出现触底迹象。2019年6~8月减少21%,下滑幅度已连续两个季度收窄。一方面,受到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导致中国企业投资减少,另一方面,汇率方面也出现日元升值高于预期的情况。
 
  在2019年第二季度,数据显示,日本工业机器人订单量 46395 台,同比下降23.4%;订单额1775.49 亿日元,同比下降16.5%;产值 1533.75 亿日元,同比下降16.7%;产量 41945 台,同比下降 26.6%;销量 42519 台,同比下降25.15%;销售额 1578.18 亿日元,同比下降16.1%。
 
  日本对出口方面,数据显示,2019年二季度,日本对亚洲、中国、北美、欧洲出口工业机器人金额分别为 744.48、476.13 、179.41 、190.03 亿日元,分别同比下降22.11%、26.07%、29.26%、15.03%。
 
  2019年工业机器人市场没有恢复之前迅猛发展的势头,“低迷”两个字始终充斥着整个行业。占据机器人半壁江山的日本工业机器人自然也是首当其冲,产量和销量都经历了较大幅度的下跌,对亚洲、中国、北美、欧洲等主要市场的出口也陷入低迷。
 
  日本工业机器人下跌的原因
 
  一、大环境的萎靡带来全行业的销量下降
 
  工业机器人行业遇冷,企业需求量显著下降,作为工业机器人大出口国的日本受到的影响自然不小。
 
  二、日本本土市场趋于饱和,日本汽车销量下滑
 
  日本本土机器人市场已经饱和,保有量和密度在2010年到达后不断回落。虽然受更新换代促进,近年销量回升,2017年销4.56万台/同比增长18%,但其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已大不如前。
 
  汽车是日本制造业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拥有众多销量的车企,包括丰田、日产、本田等等。日本汽车销售协会联合会与日本全国微型车协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1月日本新车销量同比下降12.7%至385,859辆。其中,注册车下降14.6%至238,844辆,微型车下降9.4%至147,015辆。1-11月累计销量同比下降0.7%至4,850,342辆。
 
  三、受到贸易战影响,企业投资意愿减少
 
  由于贸易摩擦激化的影响,设备投资意愿目前正在减退。去年,工业机器人出货量达到38万台,同比增长30%。而IFR预测今年机器人的增长速度是10%。由于贸易战的持续上演,许多工业机器人制造商进入了观望的状态,因为他们考虑是否要将生产转移到越南等一些其它国家。
 
  美国通过不断增长关税等手段,影响了贸易的进程,同样也导致了经济的放缓。而机器人作为提升制造业的核心力量,难免会受到影响。
 
  四、中国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反击
 
  中国自从2013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上大的工业机器人需求国,时至今日,我国已然牢牢占据着工业机器人消费国的“头把交椅”。从每年的工业机器人装机量来看,我国大幅度于其他国家。
 
  日本工业机器人企业因为进入中国市场造、技术,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也很高。但是近年来,中国的本土机器人企业越来越得到中国企业的认可,开始逐渐吃掉属于外资品牌的“蛋糕”,当然其中也包括日本的企业。
 
  当前,国产机器人企业与市场结合越来越紧密,同时中国制造行业面非常广,在很多应用行业里,需要的不光是机器,还需要机器人跟实际的工艺相结合,针对具体的应用特点再开发出一些专用装备等,这是国产机器人的一个优势。
 
  在技术层面,国产的机器人和日本品牌相比仍有一些差距,但是本土机器人企业更能“读懂”中国企业的心,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自动化改造的成本是中小型企业考虑的关键因素,如果成本过高,很多中小型企业将会更倾向于人工。因为中国的“机器换人”不像发达国家那样迫切,人工成本还在企业的可接受范围内。日本机器人企业不屑于提的性价比却成了国产机器人企业的“杀手锏”。
 
  实力雄厚的日本工业机器人
 
  目前为止,日本依旧是当之无愧的工业机器人强国,数据上的衰退主要是由于大环境的影响。与国产机器人相比,日本机器人企业在技术硬实力领域的优势依然是巨大的。大环境的消极影响是对于整个行业而言的,用大环境的萎靡来判断日本机器人企业在走下坡路是不科学的行为。
 
  目前在中国市场,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相较之前有小幅度的提升,这是国产机器人进步的表现,但是与日本等外资品牌的差距依然较大。在目前的工业机器人领域可以这样概括:欧洲实力雄厚, 日本技术先进, 美国起步早, 中国奋起直追。
 
  日本的工业机器人代表企业两只手都数不过来,他们的实力毋庸置疑。除了日本机器人本体厂商有如开挂般的实力外,容易被忽视却更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工业“低调奢华”的一面,也就是核心部件的实力。
 
  减速机制造商纳博特斯克占据了全世界60%RV减速器的市场份额,他既是RV减速器的首创者也是技术的垄断者。RV减速器的技术难度之一是要尽量减少回差,也就是减少减速器轴的转动到外侧齿轮转动之间的传动损耗。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这就是企业技术的沉淀,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同时日本还拥有大的谐波减速器厂商哈默纳科。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日本,一个几乎站在工业机器人顶端的国度,其企业依旧保持着巨大的创新力,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参考日本,国内的机器人企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020年中国国产工业机器人企业请继续加油!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拓斯达2025年一季度注塑机、工业机器人等业务收入增长

    拓斯达日前发布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营业收入3.62亿元,同比下降63.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5.48万元,同比下降87.14%。毛利率32,11%,同比增长15.78pct。
    注塑机工业机器人
    2025-04-27 09:59:15
  • 四川纽赛特工业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获评“无废工厂”称号

    3月14日,四川纽赛特工业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获评“无废工厂”称号。此次“无废工厂”称号的获得,是纽赛特在绿色发展道路上取得的阶段性重要成果。
    机器人工业机器人
    2025-03-19 10:32:51
  • 自主研发突破!埃夫特推出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

    埃夫特携手子公司启智在会上正式公布了“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等多个具身智能新成果,展现了技术应用于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可能性。
    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埃夫特
    2025-02-28 16:46:18
  • 2024年中国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五大突破性技术贡献及未来5-10年的行业展望

    2024年,中国智能制造在数字孪生、工业软件、重大装备等领域取得显著突破。预计到2027年,中国智能制造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6.6万亿元,彰显出中国智能制造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中国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2-21 15:10:36
  • 新时达并入海尔版图,一场破局与变局的战略突围

    海尔集团入主新时达成为新的实际控制人,有利于加快自身在工业自动化与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业务布局,从而提供更加完整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据海尔集团介绍,本次交易完成后,海尔将与新时达共享全球供应链、数字化营销、精益管理、品牌资源等各项能力,加速新时达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实现行业引领。
    新时达海尔工业机器人
    2025-02-21 09:14:18
  • 2024年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统计

    2024年12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71382套,当月同比增长36.7%;1-12月累计产量为556369套,累计增长14.2%。
    工业机器人机械手
    2025-02-21 09:05:19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