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快速又准确 人脸识别测温仪正式“上岗”

快速又准确 人脸识别测温仪正式“上岗”

2020-02-19 11:11:29来源:智能制造网 编辑:今夕何夕 关键词:人脸识别测温仪人脸识别阅读量:52074

导读:疫情当前,社会各界众志成城、并肩作战。采用无人机给医疗场所消毒、机器人给患者配送药物、AI测温仪给疑似人员检测体温等,已经成为多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举措。
  近日,进出小区测体温成为了每个人必须体验的“项目”。各类手持式红外测温仪灵巧、便携,成为了社区工作者的好帮手。随着复工返岗日期的来临,火车站、机场等人流密集场所也积极引入多种测温设备,争取高效的完成乘客测温工作,为乘客出行安全提供保障。
 
  目前所用的红外测温仪主要分为两种:手持式红外测温仪和AI人工智能全自动红外测温仪。在地铁、机场、码头、火车站、写字楼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手持式红外测温仪通过人工筛查效率低,同时也将工作人员暴露在危险的境地,因而应用范围较为有限。
 
  与之相比,全自动红外测温仪具有远距离、大面积、非接触、快速筛查体温等优点。密集人流可实现全自动无感通关。一旦发现体温异常者,仪器将自动显示并实时报警,这将大大提高筛查效率,及早发现高温疑似病例患者。
 
  人脸识别测温仪的出现,让人体温度检测变得更加高效和准确。综合来看,将热成像精确测温技术与可见光人脸识别技术结合后,人脸识别精准测温仪可以自动排除干扰人体测温的因素,只针对人脸额部测温,并实时将温度叠加显示在真彩人脸影像上,做到人脸和温度即时可见。与此同时,AI人脸识别测温仪每秒并发检测16张人脸,定员551人的列车只需34.44秒就能测完,这就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
 
  2月18日,广州部分公交线路在全国率先试点安装人脸识别测温仪。据了解,公交人脸识别测温仪快1秒就可以完成扫描探测温度。如果车内乘客较多,人脸识别测温仪也可以快速地完成测温,实用性较高。值得一提的是,人脸识别测温仪安装在公交车门位置,可以对乘客体温进行测量、乘车信息进行记录,对健康情况进行语音提示,无需司机干预。
 
  此前,为进一步借助高科技提升疫情防控水平,保证返程复工客流高峰下乘客进站体温监测的速度和准确率,在福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力协调下,福州地铁已先期引进4套智能人体测温声光摄像机。
 
  除了多种测温设备外,智慧体温监控测量系统的出现,也使体温监控更加全面和科学。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视频国家工程实验室(珠海)创新中心与新疆爱华盈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成功研发的智慧体温疫情监控测量系统,为疫情防控期间人员体温检测提供了诸多便利。
 
  据悉,该款智慧体温疫情监控测量系统,是针对我国传染病发热症状进行非接触式实时视频检测并预警的一套检测系统。在运作过程中,通过温感摄像头系统结合人脸识别和热成像体温检测功能采集相关信息,身份信息与体温匹配就会形成数据报表,自动启动预警机制并实时传输给疾控管理部门,以便疾控管理部门开展相关工作。
 
  有分析人士指出,智慧体温疫情监控测量预警系统的应用,减少了监测人员的感染风险,较好地解决了传统体温检测人工成本高、测量效率低、预警响应慢、全局掌控难等弊端,性价比很高。截止目前,北京、天津等城市已经配备了这样的设备。
 
  除了人脸识别测温仪和相关系统外,语音机器人、消毒无人机、无人配送车等智能装备的应用,也为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支撑。可以预见的是,在2020年,智能装备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更加深入,也更加广泛。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