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聂鹏举:大力扶持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业

聂鹏举:大力扶持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业

2020-05-26 14:54:24来源:智能制造网 编辑:林中易木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阅读量:56386

导读:全国人大代表、科力尔董事长聂鹏举提出议案表示,要“加强对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业扶持”。
  近年来,在人口红利不断衰减、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自动化需求持续释放的背景下,我国工业机器人取得了良好发展成果。此前,我国曾连续六年实现市场增长,并成长为大应用和需求市场。截至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仍保持着连续多月的高速增长。
 
  据此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现实,4月份我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9.3%,其中工业机器人增长26.6%。从产量来看,4月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了19257台/套,相对一季度来说非常喜人。此次增长也延续了2019年10月以来的持续增长态势。
 
  在此之前,我国曾遭遇长达13个月的低迷期。2018年底以来,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国内工业机器人曾一度陷入寒冬,到2019年9月,工业机器人产量累计下滑了近10%,同时国产品牌占有率也五年来首次下降。当时国内发展和态势都非常不容乐观。
 
  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本以为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将雪上加霜,没想到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以及社会生产活动的有序恢复,国内工业机器人反而迎来了一波上升期。工业机器人发展不仅踩下来一路俯冲的“急刹车”,而且开启了一段加速增长的“黄金期”。
 
  业内人士认为,这与我国庞大的市场基础、旺盛的市场需求以及对疫情的有效控制密不可分。但不管怎么说,也说明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具备十足的韧性和巨大的潜力。在此背景下,我国工业机器人后续的发展态势和趋势还将保持更多活力。
 
  但即使如此,却并不代表我国已是工业机器人的强国。因为在市场上,国内企业占比仅有30%,且主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中市场等大头基本被库卡、ABB、发那科、安川四大家族所占据。与欧美、日本等国相比,我国工业机器人存在严重差距。
 
  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人才和技术,以及核心零部件严重受制于人等方面。尤其在后一点核心零部件上,更是让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如鲠在喉。现在,我们可以从国外引进,顶多是多付点钱,但一旦引进渠道关闭,又该如何呢?
 
  当前,美国针对华为的芯片限令,已经给我们在工业机器人上的发展敲响了警钟。它提醒我们,一昧以来国外核心零部件的路是治标不治本的,是不可能长久的。未来,只有走国产化道路,增强自我创新能力实现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才能防微杜渐。
 
  但目前,在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道路上,我国也面临着不少难题。其一是投入高、周期长、见效慢、门槛高,一般企业很难坚持下去,更别说做大做强;其二是在提升三大核心零部件的技术与质量关键上,我国缺少核心人才和关键技术作为支撑。
 
  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在后一点上去年我国已经出台了不少推动工业机器人创新发展的红利政策,并设立机器人相关新职业,允许高校建立机器人专业和相关学院,加速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这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定帮助。
 
  不过在前一点上,却缺乏一定的有效措施。基于此,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科力尔董事长聂鹏举提出了“加强对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业扶持”的议案。
 
  他建议,国家应重点支持及培育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产业标杆创新企业,推进产业朝中方向发展,使产品技术与质量水准达到或超过先进水平;建议支持优势企业核心创新人才开发及关键技术研发,同时加大资金与政策扶持。
 
  总的来说,聂鹏举希望国家能从企业扶持、人才培养、技术研发、资金政策等方面对工业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突破予以支持。希望国家能为国产核心零部件的发展解决困难、营造便利、良好的环境。而这些,也恰恰当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和核心零部件发展急需弥补的地方。
 
  未来,希望在国家的介入下,我国核心零部件发展和工业机器人发展能带来福音。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