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生活中,管网内漏问题,会导致水费远远超出居民实际使用量。为了妥善解决这一问题,业内正在加紧探索有效的方法。
什么是表观漏损?
供水管网漏损一直是束缚供水企业降低产销差率的一个难题,尤其是表观漏损,它的产生直接导致供水企业的经济损失。
表观漏损,也称商业漏损,是管网漏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由表具计量误差、数据抄收错误、数据处理错误以及非法用水构成。减少表观漏损可以直接提高供水单位的营收,因此得到了广泛关注。
智能水表成控制漏损新手段
供水管网漏损对于大部分自来水公司来说,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也是供水产销差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今智慧水务给了我们一个全新方式,只需稍稍对管网进行改造,装上高精度智能水表,就能实现很好的漏损监测控制效果。
按照2018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营业收入2658亿元计算,假设经过智能水表改造可降低5%左右的产销差率,则可以每年为水务公司减少133亿元的误差损失。
智能水表多见于大用户水表以及 DMA 入口水表等区域计量水表,因为大用户和区域计量水表的通过流量较大,采用智能水表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大可能地节约水量。
在区域计量中,智能水表的应用十分广泛,所有基于实时流量数据的漏损分析工作全部得益于智能水表的应用。尤其是在分区计量体系建设较为完善的管网,这些智能水表所提供的数据,为精细地掌握管网运行状况创造了条件,构成了智慧水务的基础。
在居民用户中,智能水表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它可以使供水单位和用户更加准确地掌握用水规律,从而一方面可以帮助供水单位分析计量效率,另一方面也帮助供水单位提升服务水平。
为切实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不少省市用水大户和特种行业用水户安装了远传智能监控水表。通过精确计量可以实时掌握单位用水情况,对用水不合理或突增用水量等情况能及时发现,及时修复,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智能水表行业前景广阔
目前国家正大力推行节水政策,工业用水计量、农业用水计量、企事业单位用水计量都被纳入节水与科学用水管理范围。
一方面,随着国家“两化融合”的政策推动,智慧城市项下智慧水务及智能水表技术逐渐成熟,存在自上而下的推动力;另一方面,2019年国家出台的《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加强节水控制和推进精细化用水计量工作,明确到2020年全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要控制在10%以内的主要目标。
随着管网漏损考核的日趋严格,水务公司的管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同时对水表六年一更换的执行力度也不断加强,水司面临较大的考核压力,持续加大改进力度以提升管控水平。
业内人士分析称,受益于上述因素,智能水表产品需求量将被进一步放大,行业整体形势向好。
据智研咨询《2017年-2022年中国水表市场调查及投资分析报告》显示,到2022年底,我国水表市场规模将达到146亿元,其中智能水表市场达86亿元。
(原标题:管网漏损烦恼多,智能水表解居民用水后顾之忧)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