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智能驾驶技术服务商智驾科技MAXIEYE宣布完成1.5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复星创富领投,清研资本跟投,张江浩成、张江科投、六安裕科、盛宇投资等老股东增持。资金将用于L2及以上全栈智能驾驶系统及方案的研发投入、市场业务投入及供应链现金流补充。
依托智能驾驶技术链中核心的视觉感知技术,智驾科技MAXIEYE打通从Sensing到System的全栈自动驾驶技术方案,并可基于OTA在线升级技术,实现视觉感知及决策控制功能的快速迭代。
据了解,自2016年成立至今,智驾科技MAXIEYE保持着一年一迭代,目前已经迭代了4代产品。主要产品包括:ADAS驾驶辅助系统及自动驾驶系统方案、IFVS-前向智能视觉传感器系统,传感器融合方案等,产品覆盖L1-L4多场景自动驾驶落地应用。
其中,IFVS-前向智能视觉传感器系统可实现十余种丰富目标属性的感知预测(车道线检测、路沿检测、行驶路径检测、可行驶区域检测、车辆检测、行人检测、骑行者检测、交通标志识别、红绿灯检测等),高精度的测距测速,感知目标的航迹预测等。基于此,目前智驾科技MAXIEYE可向商用车市场提供符合且高于法规标准的AEB-自动紧急制动、LCC-车道居中控制等功能在内的ADAS驾驶辅助系统产品及解决方案,可向乘用车市场提供包括全速自动巡航系统在内的Level 2+自动驾驶系统产品方案,以及域控制器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
在“法规先行”利好的推动下,凭借出色的产品性能及客户解决方案,智驾科技MAXIEYE在国内商用车ADAS驾驶辅助上打开了市场,并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
2019年,智驾科技MAXIEYE在商用客车前装ADAS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2020年,商用卡车前装ADAS单月出货量破万,全年出货量约10万套,且预计2021年出货将达30W套。
而随着乘用车新车辅助驾驶功能装备率的提升,近两年该公司也在持续发力将视觉感知+规控技术应用到乘用车市场。2020年10月,公司宣布获得国内乘用车L2智能驾驶系统量产项目定点,同时与多家整车厂签署了技术协同合作。
2021年上海车展期间,公司还发布了与合创汽车战略合作,产品+数据双轮驱动智能驾驶技术迭代和模式创新;5月,前安波福中国主动安全总工程师郭恩庆也官宣加入智驾科技任职CTO,进一步加速智能驾驶全栈项目规模化落地进程;另据智驾科技创始人&CEO周圣砚介绍,2021年下半年,搭载智驾科技L2智能驾驶系统的乘用车也将实现量产。
而针对如何建立自身优势,在A、B、C、D等巨头垄断的乘用车ADAS市场获得立足之地的问题,周圣砚与郭恩庆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头部供应商更偏向于一体式的系统集成方案,这就导致各个软硬件架构难以剥离。而我们的定位是相对灵活的技术服务商,基于性能优异的嵌入式架构,算法也可在不同硬件平台实现快速移植。基于此,我们可以配合主机厂的不同项目需求进行深度合作。在更优的技术服务前提下,车厂也愿意与我们共享数据,合作实现ADAS技术产品的功能升级迭代。此外,针对网联汽车采集数据中国已经开始立法了,就是说将中国采集的数据拿回到外国去训练这种方法现在已经行不通了。而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迎头赶超的机会。”
(原标题:智驾科技MAXIEYE完成1.5亿元A+轮融资)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