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行业资讯

头条号

最新原创观点

百家号


资讯中心

清华研究院张亚勤等专家高度赞同:车路协同加速自动驾驶规模落地

2021-07-02 15:24:57来源:快科技 阅读量:23088

分享:
导读:6月24日,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与百度Apollo联合举办发布会,正式推出全球首份车路协同技术创新白皮书《面向自动驾驶的车路协同关键技术与展望》。
  6月24日,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与百度Apollo联合举办发布会,正式推出全球首份车路协同技术创新白皮书《面向自动驾驶的车路协同关键技术与展望》。作为全球范围内对车路协同技术研究最为深入的报告之一,白皮书的发布获得了在场专家们的一致肯定和称赞,引发行业热议。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孔磊,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清华大学教授、车辆学院创院院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杨殿阁,同济大学汽车安全研究所所长朱西产,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周谷越等专家先后上台发言,围绕车路协同发展现状,车路协同对于自动驾驶安全性、产业价值进行深度解读,为车路协同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重要观点。
 
  当下,全球领先的车路协同技术的“中国方案”正在逐步落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孔磊副主任在会上表示,在去年9月,北京市推出《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规划》,提出建设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车路协同正是“网联云控”技术系统的重要落地方式。今年,北京亦庄计划在示范区的“网联云控”平台上接入1000辆自动驾驶车辆,将进行更大规模的车路协同技术落地验证。
 
  同时,孔磊指出:“清华大学和百度分别是在车路协同领域进行积极探索的北京学界和产业界代表,为北京率先尝试基于车路协同的自动驾驶提供了丰富理论和实践支持。”
 
  作为车路协同产业的前瞻学术代表,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教授表示:“人类对于自动驾驶的探索正在进入无人区,自动驾驶将沿着‘单车智能+车路协同’的实现路径展开,而车路协同将可以提供新的维度、新的数据和新的智能。技术创新白皮书作为全球首次发布的车路协同领域的理论参考框架,对于车路协同的落地路径和方案有着深度的思考和解读,对中国智能交通和智能汽车产业有巨大推动作用。”
 
  清华大学教授、车辆学院创院院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杨殿阁教授也表示:“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和百度Apollo联合发布的车路协同白皮书,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和思路,同时为中国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但自动驾驶车路协同产业的落地,需要得到来自产业、企业以及政府的共同支持。同济大学汽车安全研究所所长朱西产指出:“车路协同带来产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大挑战,那就是多行业协同融合。车路协同涉及交通、通讯、汽车三大行业。只有工信、交通、交管三大部委建立协作,三大行业达成共识,才能更好推动车路协同的落地。”
 
  他表示:清华AIR和百度Apollo联合发布的这部白皮书,其价值在于既可以让全行业达成共识,同时也可以为政府部门出谋划策,形成产业政策参考。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周谷越副教授在演讲中也指出,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高等级智能道路条件,即使是低等级智能车辆也有可以实现自动驾驶。未来,随着高等级智能道路的建设和规模化落地,我国将极大推动自动驾驶的规模商业化发展。
 
  《面向自动驾驶的车路协同关键技术与展望》白皮书,是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和百度Apollo共同研究和探索下的重要成果,极大填补了全球车路协同产业在关键技术上的空白。未来,双方还将以开源的方式将车路协同的技术数据等提供给全行业,为未来车路协同技术产业发展提供示范和参考,让自动驾驶规模落地更加触手可及。
 
  (原标题:清华研究院张亚勤等专家高度赞同:车路协同加速自动驾驶规模落地)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Waymo宣布每周完成5万次付费机器人出租车服务 2024-05-17 18:30:14
50000次周乘车量意味着每小时约300次预订,每分钟5次,这一运营规模已颇为可观。可以预见,随着更多城市推出自动驾驶车队,以及公众认可度的不断提升,运营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
北京首个高铁站自动驾驶测试正式开放,预计年底 2024-05-17 10:02:54
官方表示,“五站两场”接驳是示范区3.0阶段扩区建设打造的重点场景,分别是北京南站、丰台站、朝阳站、清河站、城市副中心站等五个重点铁路枢纽客站及大兴国际机场、首都国际机场。
价格打到20万,百度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发布 2024-05-16 10:17:54
首批交付的第六代无人车,将从即刻起在武汉投入使用,年内在武汉完成千台无人车的部署。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不想错过最新资讯?

下载智能制造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精准

企业直播

更多

产品商城 更多


关于我们|本站服务|会员服务|商站通服务|旗下网站|友情链接|产品分类浏览|意见反馈|兴旺通|频道

智能制造网 -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Copyright gk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客服热线:0571-87756395采购热线:0571-87759926媒体合作:0571-89719789

客服部:采购部:编辑部:展会合作:市场一组:市场二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