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5G加速能源革命,未来发展趋势日益明晰

5G加速能源革命,未来发展趋势日益明晰

2021-07-27 14:17:18来源:智能制造网 编辑:林中易木 关键词:5G能源阅读量:59703

导读:5G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正成为支撑能源转型的重要战略资源和新型基础设施。
  当今世界,能源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作为兼具水电、石油、煤炭、核能、风能等众多能源的大国,在资源种类和数量上具有显著优势,但由于技术、设备等的落后,以及模式的守旧,我国能源开采却长期存在利用率不高、污染严重、成本高昂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新时代发展需求的满足。
 
  在此背景下,随着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能源产业加速实现智能化、信息化升级已是大势所趋。5G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正成为支撑能源转型的重要战略资源和新型基础设施。其所具有的高速率、低时延等特征,能够有效带动能源生产和模式创新,为能源革命注入新动力。
 
  5G能源应用场景广泛
 
  对于5G来说,能源是其极佳的用武之地。此前我国发布的《能源领域5G应用实施方案》就曾显示,其能够在智能电厂、智能电网、智能煤炭、智能油气、综合能源、智能制造与建造等方面获得落地。方案指出,未来3-5年我国要围绕上述场景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易推广的商业模式。
 
  根据《方案》具体内容,5G在智能电厂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生产控制、智能巡检、智能运维和安全应急四方面。基于5G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不同技术的融合,5G能够实现对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和设备的远程控制,实现各类生产人员、智能化设备的互联互通,实现对生产和安全的可视化。
 
  同时在智能电网领域,5G价值主要体现在输变配电运行监视、配网保护与控制、新能源及储能并网、协同调度及稳定控制、应急现场自组网综合应用等几个方面。依托5G网络低时延、高可靠、大连接的特征,能够推动开展输变配机器人巡检、无人机巡检、高清视频监测等应用,助力智能电网全面升级。
 
  而在智能煤矿领域,5G与煤机装备的深度融合,也能实现煤矿采掘和生产中各类信息的实时交互、远程控制,促进智能采掘及生产控制;借助可视化通信、实时高清视频传输、环境监测数据采集,能够实现环境监测与安全防护;利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能够开展矿山无人驾驶系统建设与应用,支撑企业降本增效;以及与VR等结合,能够各种虚拟交互的功能。
 
  此外,5G在油气领域也能在勘探、油气田、炼厂、管道输送等多环节发挥作用;在智能制造与建设跨领域也能推动智能制造实现、助力现场采集、升级工地作业、强化远程监造、保障工地安全……总而言之,5G对于能源的推动升级价值是多样而显著的,其应用空间很大,未来潜力也同样巨大。
 
  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
 
  那么,5G与能源的融合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呢?我国要如何发展才能推动5G+能源行深致远呢?
 
  智能制造网认为,目前最主要的两大问题一个集中在5G网络,另一个就是5G技术。对于能源领域的应用来说,既需要5G网络的广泛覆盖,尤其是专用网络的完善,也要5G专用技术的持续创新。综合这两方面的发展,本网认为5G+能源的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要加速5G专网覆盖。现阶段,我国5G基站建设虽然已经超过90万个,5G网络基本实现对主要城镇的初步覆盖。不过,这些基站主要建设在城市之中,而我国能源建设普遍集中在偏远地区或环境恶劣的地方,换言之专门用于能源应用的5G基站覆盖还不够,接下来还需要继续加强建设。
 
  其次是要研制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包括5G虚拟专网、5G 无人机/机器人/远程巡检/远程操控/5G AGV技术、5G无人驾驶技术等在内,这些都是目前5G与能源融合发展的关键性共同性技术,也是应用最多的技术。为此,我国需要在这些技术上率先实现突破,让5G真正落地到能源领域中获得实用。
 
  再次是要建立能源领域5G应用技术标准体系。对于5G和能源行业来说,双方的融合发展需要以各自标准建设为前提,同时制定一个囊括5G和能源行业双方的标准也必不可少。但目前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我国标准建设都还远远不够。基于此,我国还需要建立兼顾通用场景和特殊场景技术需求的应用技术标准体系。
 
  最后是要搭建5G应用相关技术创新平台。5G与能源的融合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技术不断创新以时刻保持生命力。因此,我国要围绕能源领域5G应用相关关键共性技术和配套专用技术,研究建设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与能源融合应用相关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加快构建和完善产业生态圈。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5G、AI和物联网:重塑数据存储格局

    5G、AI和IoT的融合正在革新数据存储,通过实现实时处理、智能自动化和海量数据生成,推动各行业的运营效率提升。
    5GAI物联网
    2025-07-14 15:19:09
  • 人工智能、物联网和5G的融合:对未来意味着什么

    人工智能、物联网和5G的融合是未来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融合将为社会、经济和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5G融合的现状、未来影响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人工智能物联网5G
    2025-07-01 13:41:44
  • 云南信息通信行业启动“5G+智慧农业”推广万里行活动

    云南省通信管理局高度重视5G赋能工作,积极推进5G规模化应用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在“5G+智慧农业”领域,形成了一批典型应用案例。
    信息通信业5G智慧农业
    2025-07-01 09:42:23
  • 瑞浦兰钧、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斩获27GWh订单!

    据不完全统计,瑞浦兰钧、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4家企业就签下了超27GWh的合作订单。其中,亿纬锂能发布了全新836kWh分体式模块柜,并与AKSA、采日能源、洛希能源、三晶、固德威等国内外新能源领军企业达成合作。
    能源瑞浦兰钧国轩高科
    2025-06-16 18:39:31
  • 5G扬帆“皖美行”|5G赋能智慧医疗开辟空中生命航道

    依托5G专用低空网络、避障雷达和双GPS定位系统、智能接收系统等,在无人机行驶大屏幕前实时显示着无人机的电池状态、飞行高度、风速等多项参数。
    5G5G智慧医疗无人机
    2025-06-13 09:53:13
  • 人工智能或是人类社会最后一次技术革命,中国优势凸显

    目前,中国在5G、云计算等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人工智能(AI)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未来,我们需要保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加强基础研究,同时注重伦理规范,让人工智能(AI)真正造福全人类。
    华为人工智能5G
    2025-06-11 16:41:35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