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立讯精密拟与奇瑞新能源合资,从事新能源车研发及制造

立讯精密拟与奇瑞新能源合资,从事新能源车研发及制造

2022-02-14 09:16:26来源:盖世汽车 关键词:新能源车立讯精密阅读量:21310

导读:立讯精密与奇瑞新能源拟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及制造。
  2月11日晚间,立讯精密发布公告称,当日,立讯精密与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控股”)、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股份”)、奇瑞新能源(“奇瑞控股”、“奇瑞股份”、“奇瑞新能源”及其关联方合称“奇瑞集团”)于芜湖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为双方奠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公告同时指出,在《协议》基础上,立讯精密与奇瑞新能源拟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及制造,为立讯精密汽车核心零部件业务提供前沿的研发设计、量产平台及出海口,致力于实现公司成为汽车零部件Tier 1领导厂商的中长期目标。
 
  公告称,《协议》签署当日,公司控股股东立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讯有限”)与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青岛五道口”)签署《股权转让框架协议》,协议约定立讯有限以100.54亿元人民币购买青岛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19.88%股权、奇瑞股份7.87%股权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权,交易完成后,立讯有限不对奇瑞控股、奇瑞股份及奇瑞新能源构成控制。《股权转让框架协议》签署前, 青岛五道口持有奇瑞控股46.77%股权,系奇瑞控股第一大股东。
 
  要知道的是,作为国内精密制造龙头企业立讯精密,近年来通过内生外延方式搭建完整平台,业务横跨消费电子、通信、汽车三大领域。其中,汽车业务板块大致包含汽车线束、汽车电器以及连接器和结构件,就其2021年半年报透露,立讯精密2021年上半年间,汽车互联产品及精 密组件营收占公司总营收比重约在4%。此次与奇瑞新能源的合资合作无疑将推动立讯精密在汽车产业的加速扩充。
 
  原标题:立讯精密拟与奇瑞新能源合资,从事新能源车研发及制造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立讯精密被曝考虑赴港上市:拟募资金额超200亿元

    2025年以来,港股IPO市场呈现明显回暖态势。作为苹果AirPods的核心供应商,立讯精密选择此时赴港上市,既有利于引入国际资本,也能有效对冲单一客户波动风险。
    立讯精密赴港上市消费电子
    2025-04-07 11:49:04
  • 立讯精密启动宝安智造基地,深度布局光通信与AI算力领域

    立讯精密的宝安智造基地计划分两期开发,旨在形成从研发、仿真到制程工艺、测试的完整产业链闭环。项目建成后,将为AI集群光互联、数据中心高速传输等场景提供核心支撑,进一步巩固立讯精密在全球光通信产业中的地位。
    光通信AI算力立讯精密
    2025-03-13 14:55:03
  • 消息称苹果印尼AirTag工厂将由立讯精密运营 预计最终产量占到20%

    据外媒称,苹果和印尼方面达成的协议中,包括一座在巴淡岛建设AirTag生产工厂的计划,工厂建成之后将由苹果的供应商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运营。
    苹果印尼AirTag工厂立讯精密
    2025-02-26 14:48:42
  • 2月乘用车零售预计达到125万辆,新能源渗透率约48%

    尽管受到春节假期的影响,乘用车市场在节后迅速恢复,尤其是新能源车市场表现强劲,成为推动整体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
    乘用车新能源车
    2025-02-25 11:28:19
  • 连接器企业立讯精密斥资120亿加码消费市场

    连接器行业的进化史,本质是一场“精密制造”与“场景革命”的双向奔赴。立讯精密昆山项目的意义,不仅在于创造800亿元产值,更在于验证了中国企业从“跟随者”向“规则制定者”转型的可能性。
    连接器立讯精密消费电子
    2025-02-21 09:24:30
  • 奇瑞上市,时机已到?

    对于企业来说,上市节点极为重要。目前,从外部环境来看,奇瑞汽车上市的举措符合当下的政策风向。
    奇瑞新能源车
    2025-02-20 15:36:18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