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行业资讯

头条号

最新原创观点

百家号


资讯中心

埃斯顿公布年度财报,国产工业机器人出货量第一

2022-05-05 10:17:03来源:OFweek机器人网 阅读量:22153

分享:
导读:机器人本体和智能制造业务同比整体增长20.42%,占总营业收入的66.97%。而受益于生产制造企业对自动化需求的大幅增长,且工业机器人行业应用场景不断丰富,锂电、光伏等新能源行业需求的快速增长,报告期内,埃斯顿机器人本体国内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04.70%。
  近日,埃斯顿公布了2021年年度财报和2022年一季度报告。
 
  2021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埃斯顿营业收入30.2亿元,同比上升20.33%;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下降4.75%。
 
  其中,机器人本体和智能制造业务同比整体增长20.42%,占总营业收入的66.97%。而受益于生产制造企业对自动化需求的大幅增长,且工业机器人行业应用场景不断丰富,锂电、光伏等新能源行业需求的快速增长,报告期内,埃斯顿机器人本体国内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04.70%。
 
  毛利率方面,2021年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毛利率达到32.46%,同比增加0.15%,埃斯顿表示,这得益于公司在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费用管控等降本方面的效果显著,此外,也将部分成本压力向下游进行了传导。
 
  而2022年一季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埃斯顿营业收入8.05亿,同比增长26.59%,得益于两大业务均有所提升,其中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业务同比增长10.37%;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同比增长34.70%。
 
  埃斯顿表示,一季度国内市场增长强劲,国内市场销售同比增长41.74%,一季度机器人订单同比增长超过50%。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埃斯顿一季度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了1.72个百分点,只是较2021年第四季度环比有所上升,主要是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形势依旧严峻,另外自去年二季度开始海外高毛利产品销售收入降低,部分元器件国外采购的物流不畅,对产品毛利率产生较大影响。
 
  而之所以一季度毛利率能环比上升,埃斯顿表示,是通过提价以及加大电子元器件国产替代等手段,来抵消外部因素对毛利率的影响,可见涨价依旧在持续。
 
  自2022开年以来,工业自动化行业上游已出现涨价潮,蔓延至中下游也不得不跟着提价,以转移营业压力,提价以及加大国产替代或将成为今年诸多企业的无奈选择,但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国产品牌的发展。
 
  国产工业机器人出货量第一
 
  据了解,埃斯顿已连续三年进入全球工业机器人品牌中国市场出货量前十,2021年度位列第七,是国产工业机器人厂商出货量最高的企业,其中六关节机器人出货量仅次于国际四大机器人厂商,排名第五位。
 
  2021年,埃斯顿机器人业务发展迅速,其中,国内工业机器人本体及工作站业务增长104.70%;焊接工业机器人业务在中国市场实现153%的高速增长,在新能源、3C、食品饮料、木工家具、建筑、陶瓷、PCB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机器人产品方面,埃斯顿现有56种型号工业机器人产品,包括六轴通用机器人、四轴码垛机器人、SCARA机器人以及行业专用定制机器人,涵盖了3-600kg的工作负载,2021年,高端应用的六轴通用机器人销量占比超过80%。
 
  过去一年,埃斯顿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采取“通用+细分”战略,通用机器人抢占市场份额成效显著,同时充分利用自主核心部件、成本、质量和定制的竞争优势拓展机器人细分市场,巩固在新能源、金属加工等行业的领军地位。
 
  此前埃斯顿曾表示,公司当前仍以快速扩张规模、增加出货量为主要目标,努力抓住下游新兴行业和重点应用领域的发展机遇,提高市占率,当出货量达到一定规模,在通过规模获取更多利润空间的同时,快速提升公司盈利水平。此外,公司也积极在供应链管理、费用管控等方面强化精益化管理。
 
  今年的重点目标,依然是锂电、光伏等新兴行业以及焊接应用等领域,虽然宏观经济大环境承压,但下游行业龙头企业,特别是新兴行业的龙头企业以智能制造加速产业升级的投资战略没有受到太多影响。
 
  据了解,埃斯顿将2022年工业机器人的出货量目标,已由原先1.5万台提高到了1.6-1.8万台左右,意味着要增长超过50%,这并不容易达成。
 
  产能方面,埃斯顿表示,在经过柔性化改造之后,可达20000台套/年,且目前机器人智能产业园二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中,计划2022年底完成基建,2023年开始产能爬坡,最终实现5万套产能,可以满足近两年的产能需求。
 
  工业机器人国产替代加速
 
  2021年我国自动化市场发展迅速,数据显示,去年中国通用工业自动化市场增速达17%,是五年来增速最高的一年,而2019-2020两年的复合增长率仅为8.1%,可见疫情影响下的自动化转型需求已全面显现。
 
  也因此,2021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逆势上扬,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出货量达25.63万台,同比增长49.5%,同时,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445.7亿元,预计2022年将突破500亿元。
 
  疫情影响下,诸多企业自动化升级需求旺盛,得益于此,去年工业机器人国产替代趋势明显,数据显示,2021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品牌在国内的出货量市占率达32.8%,同比增长4.2%。
 
  主要原因包括:一方面,外资企业在生产、交货、售后服务等多方面均受到疫情影响,综合竞争力降低,国产机器人厂商发挥本土优势,迅速抢占外资原有市场;另一方面,在市场需求中,有许多中小企业,它们多有资金不足的情况,因此更愿意采用国产机器人产品,且近年来,国产机器人厂商发展势头良好,逐渐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同时国产机器人在应用领域中也进一步拓展,包括新能源汽车、3C、锂电、光伏等新技术产业保持旺盛需求,在装配、搬运、码垛、焊接、点焊、涂胶、喷涂等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
 
  去年底,《“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发布,其中显示,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及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3~5个有 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
 
  在人口红利减弱以及政策的加码下,自动化和机器换人成为未来市场变化的必然趋势,如今以ABB、安川等为代表的外资巨头正在全力布局中国市场,而国产品牌也在加速突破,攻克核心部件、智能装置等关键技术,国产机器人替代进程显著加快,未来几年市场或将步入“短兵相接”时代。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智启双碳,绿动未来丨CLNB 2024新能源产业博览 2024-05-30 17:31:53
2024年5月29日,CLNB 2024(第九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于苏州博览中心盛大开幕!
华为转让享界商标给北汽新能源 2024-05-29 11:34:46
享界归属鸿蒙智行,是华为和北汽联手打造的全新品牌,其首款车型享界S9在今年北京车展已经亮相,其定位于大型轿车,售价预计在50万元左右。
安徽省国资委加速推动绿色产业 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4-05-27 10:49:07
2023年,实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项目302个、完成投资181亿元,建成涡阳100MW风电项目、安庆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1500吨/日)等一批绿色低碳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凤阳海螺科技光伏组件产业园项目。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产品商城 更多


关于我们|本站服务|会员服务|商站通服务|旗下网站|友情链接|产品分类浏览|意见反馈|兴旺通|频道

智能制造网 -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Copyright gk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客服热线:0571-87756395采购热线:0571-87759926媒体合作:0571-89719789

客服部:采购部:编辑部:展会合作:市场一组:市场二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