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高科技行业门户OFweek维科网主办,维科网锂电承办的“OFweek2022锂电池(动力&消费)产业大会暨维科杯年度颁奖典礼”在深圳机场希尔顿逸林酒店盛大举行。
来自电池、设备等制造企业,上游材料供应商、核心技术提供商,以及来自金融投资、行业协会、行业相关研究院所、专家学者、行业资深从业媒体、网络媒体等超500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发展与融合。
寄云科技总裁时培昕出席了本次大会,并发表了《工业大数据助力新能源电池智能制造》的主题演讲。
时培昕表示,预测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065万辆,2025年将达到2580万辆,对应的动力电池装机量预计将分别达到530GWh、1485GWh。
同时在新型电力系统下,储能市场也拥有着强劲的需求。数据显示,到2020年底,中国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的累计装机规模为2833.70MW,预计到2023年年底,这一数字将达到19319.17MW
可以看到,锂电池具备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时培昕称,高速发展的锂电池行业,在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及服务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中,在锂电池制造过程中,有着内阻过大、正负极极片翘曲、电解液溢出、涂布出现针孔、电池片涂布不均匀等常见问题。
时培昕表示,随着锂电池生产工艺的不断提高,对包括搅拌、涂布等生产装备的控制精准度和实时性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对装备工艺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诊断能力,决定了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和成品的质量。
时培昕指出,工业大数据可以助力锂电池智能制造,通过可靠的装备,实现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同时可以根据工艺参数实时预测结果,保证制造结果的一致性。
基于此,寄云科技推出了寄云NeuSeer工业互联网产品,围绕“连接、洞察、优化”的三层产品理念,向不同领域的工业企业提供标准化平台产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