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中国首部《建筑行业电子签名应用白皮书》发布

中国首部《建筑行业电子签名应用白皮书》发布

2022-07-20 09:35:51来源:TechWeb.com.cn 关键词:智能建筑人工智能物联网阅读量:25350

导读:近日,《建筑行业电子签名应用白皮书》正式发布。该书由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建设工程供应链委员会指导,法大大结合行业趋势、市场洞察以及应用案例编撰,是国内首部系统化梳理建筑行业全场景应用电子签名的白皮书。
  7月19日消息,今日,《建筑行业电子签名应用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该白皮书由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建设工程供应链委员会指导,法大大结合行业趋势、市场洞察以及应用案例编撰,是国内首部系统化梳理建筑行业全场景应用电子签名的白皮书。
 
  2020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9部委印发《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加快建筑行业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2022年1月,绿色建造与智能建造被写入《“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建筑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被纳入到了国家战略规划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阶段的变化,建筑企业面临精细化运营、平台化管理、产业生态赋能等挑战,迫切需要技术手段的全面应用,以满足日益旺盛的市场需求。电子签名、人工智能、物联网、BIM等技术的出现,无疑为建筑行业实现数字化发展注入动力。中建协建设工程供应链委专家、中国能建电商公司研发工程师李勋表示,在数字技术驱动的新浪潮下,数字建筑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电子合同这类电子签名应用,是建筑业数字化的有力助推器。
 
  北京蓝象标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信息协会标准化专家张德保表示,建筑行业多产业链并行发展,体量大、能耗高、效率低,在工业化和数字化方面都相对落后,因此行业亟需优质、先进的范式与参考,以供企业落地和实践,《白皮书》填补了市场在这方面的空白,为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经验。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建筑业签订合同总额为65.69万亿元,新签合同额34.46万亿元。高合同金额的背后,意味着大量的合同签订、流转、管理工作。《白皮书》指出,平台化、信息交互是管理模式改革的核心要素。未来,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对于新技术、新工具、新管理手段会涌现更迫切的需求。
 
  据介绍,法大大致力推动建筑行业的电子签名应用多年,总结了包括中建一局、北京建工、北京建工三建、中铁隧道、山西建工、中建新疆建工、深圳高速、中铁十二局在内的十家建筑行业标杆企业的电子签名应用实践,覆盖人力资源管理、采购供应链、竣工交付、材料管理、勘查设计等场景,助力企业经营、管理的数字化升级,为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智能化发展赋能。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信息部部长曹立坤表示,《白皮书》为建筑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产业数字化切入路径。
 
  随着国家数字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绿色发展成为各行业升级的“必修课”,而电子签名、电子合同不仅能在效率提升、成本控制上为企业充分赋能,其无纸化的天然属性也有助于企业在碳减排上做出更大的绿色贡献。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建设工程供应链委员会陈川生主席表示,法大大针对建筑行业的特点,通过程序设计实现了电子签章的可靠性、使用的方便性,助力建筑企业降本增效、合规管理,进一步释放数字动能,加速行业创新升级。
 
  非接触经济、居家办公成为常态,电子签名、电子合同的价值在特殊时期尤为显著。信天创投合伙人莫涛表示,过去10年,数字化转型一直是企业投资的关键领域。如今建筑行业的数字化创新显著加快,在此背景下,电子签名无疑为建筑行业提供了一个非常高效的法律科技解决方案。
 
  原标题:中国首部《建筑行业电子签名应用白皮书》发布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夯实学校人工智能教育 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无论是培育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人才、激发人工智能环境中广大青少年的创新潜力,还是提升智能时代公民的适应力,都需超越传统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
    人工智能教育
    2025-05-08 17:26:13
  •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我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持续投资布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基础层、模型层及应用层不断升级优化,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据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广泛融合。
    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2025-05-04 09:58:02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 从“原子”到算法!人工智能领域的“元素周期表”诞生

    研究团队发现,处于同一“主族“的算法(如支持向量机与核方法)具有相似的数学内核,而位于相同“周期“的算法(如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则共享相近的泛化能力图谱。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2025-04-27 17:01:21
  • 宾利发布突破性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系统并不能完全取代宾利训练有素的工匠的技艺。通过自动化人工检测流程,该系统能够提供最高品质的皮革,工匠们可以用它来打造精致的手工缝制细节。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2025-04-27 14:42:55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