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入选2022年十大网络热议词,数字经济助力我国稳住经济大盘

入选2022年十大网络热议词,数字经济助力我国稳住经济大盘

2022-12-12 15:33:46来源:智能制造网整理 关键词:数字经济5G人工智能阅读量:45020

导读:2017年到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7.2万亿元增至45.5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6%,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32.9%提升至39.8%,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
  2022年即将进入尾声,今年的十大网络热议词已经出炉,数字经济赫然在列。
 
  早在20世纪90年代,唐·塔普斯科特就提出了“数字经济”这一概念。我国于2016年开始推动数字经济的概念,尽管起步较晚,但我国数字经济的增长速度却很快。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年)》(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为7.1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数字经济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如何发展数字经济?技术支撑是关键。5G、IPv6、VR、AR、超级计算、数字孪生、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是推动数字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石。
 
  2022年以来,我国在顶层设计上对数字经济予以支持,不断推动数字经济发展。2022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产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数字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算力。2022年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同意京津冀地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复函》,围绕数据中心集群,抓紧优化算力布局,积极承接北京等地实时性算力需求,构建辐射华北、东北乃至全国的实时性算力中心。
 
  另外,数字政府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了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为新时代数字政府建设指明了方向。数字政府是政府部门通过使用数字经济领域的数字技术改善服务供给,驱动数字社会和数字经济发展,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需求源。
 
  最后,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科技公司的参与。当前,华为、腾讯等数字科技企业为制造业提供数字化服务,帮助企业研发适用、有效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在提高制造业效率、提升国际竞争力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以数强实,助力实体经济!以科技创新驱动,助力高质量发展!未来,数字经济将会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助力我国稳住经济大盘!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夯实学校人工智能教育 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无论是培育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人才、激发人工智能环境中广大青少年的创新潜力,还是提升智能时代公民的适应力,都需超越传统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
    人工智能教育
    2025-05-08 17:26:13
  • 数字经济民营企业座谈会在福州召开

    国家数据局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数据要素保障,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开放共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更好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
    数字经济数据
    2025-05-08 09:57:33
  •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我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持续投资布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基础层、模型层及应用层不断升级优化,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据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广泛融合。
    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2025-05-04 09:58:02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 从“原子”到算法!人工智能领域的“元素周期表”诞生

    研究团队发现,处于同一“主族“的算法(如支持向量机与核方法)具有相似的数学内核,而位于相同“周期“的算法(如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则共享相近的泛化能力图谱。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2025-04-27 17:01:21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