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2024年的科技圈热闹非凡 科技界大佬们故事大盘点

2024年的科技圈热闹非凡 科技界大佬们故事大盘点

2025-01-02 09:54:33来源:TechWeb.com.cn 关键词:马斯克周鸿祎黄仁勋阅读量:24912

导读:盘点一下,那些在这一年里火得一塌糊涂的科技界大佬们,看看他们是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魅力,点亮了这片浩瀚的科技星河。
  在2024年的科技圈,真可谓是群星璀璨,热闹非凡。各路英雄好汉,以独特的魅力上演了一出出精彩绝伦的科技大戏。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在这一年里火得一塌糊涂的科技界大佬们,看看他们是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魅力,点亮了这片浩瀚的科技星河。
 
  埃隆·马斯克
 
  2024年最火的科技人,埃隆·马斯克要是排第二,没人能排第一!
 
  下面这些频频让马斯克登上科技头条、社交平台热搜榜的事情都只能算年度小事“开胃菜”:
 
  马斯克在特斯拉的558亿美元天价薪酬案的来回拉扯;
 
  SpaceX 火箭发射首次上演筷子夹住回收的火箭并成功;
 
  马斯克这位投资人和投企业Open AI 的CEO奥特曼之间的互撕;
 
  据说马斯克的星链网络曾影响了地球上正在进行的一场现实战争
 
  ……
 
  “马斯克向支持特朗普2024年竞选的团体捐赠2.59亿美元”,并孤注一掷赌成功——特朗普成功当选美国总统。2024年11月12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宣布,马斯克与美国企业家维维克·拉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将领导政府效率部(DOGE)。这道“大餐”一端出来,马斯克可谓秒杀美国一切当红科技大佬。
 
  马斯克作为科技巨头,其商业帝国涉及电动汽车、太空运输、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他通过政治支持,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影响力,也为自己的商业计划赢得了更多政策上的支持。
 
  周鸿祎
 
  周鸿祎如愿再“当红”,KPI执行力杠杠的,几乎每月都有新爆点!
 
  周鸿祎的网红养成之路一直是高举高打。自1月参加老友冯仑组织的“风马牛年终秀”被嘲演变成“风马牛事件”后,曾经的互联网知名“红衣大炮”周鸿祎正式重启了“网红”路。
 
  周鸿祎先是公开做了一场《你也可以好口才——如何演讲》“红衣公开课”,高调宣布自己要做网红,2月还专门领着一帮企业家拜访俞敏洪和董宇辉学习当网红,抓热点科普AI大模型……
 
  4月周鸿祎开始张罗“卖坐车换国产新能源车”,吸引诸多国内车厂主动将车送至周鸿祎办公室外供选择,以至于360大厦所在地每天都要办场新车直播,被网友戏称为798车展。
 
  在北京车展上,周鸿祎抓住了机会,“一坐成红”。周鸿祎坐在车顶一图被网友做成“周鸿祎北京车展现场维权”的梗图在网络上迅速流传,登上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和社媒的热搜榜,将周鸿祎的热度推上顶峰。
 
  此后周鸿祎体验昊铂HT车型防夹手功能时遭遇“夹手门”,后又现身小杨哥直播间取经直播带货,再到亲自下场演“短剧”……
 
  不管是有备而来,还是是伺机而动,努力做网红的周鸿祎2024年步步都走在热搜上,可谓行走的话题制造机,当红不让。
 
  到年底,周鸿祎还不忘给自己一年的网红KPI做个总结。在11月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互联网企业家论坛上,他介绍自己通过争取流量,对360的市场推广、公关等方面工作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让各地政府、企业更加了解360,在见面洽谈前就建立互信,今年也达成很多战略合作。同时,巨大的流量转化为AI搜索和AI办公等产品的用户访问量,11月在两期短视频中植入的产品推荐就为360 AI搜索App带来数万下载用户。
 
  雷军
 
  作为被周鸿祎三番五次称为要学习的对象,雷军本就是“超级网红”级的科技大佬。
 
  雷军在短视频平台上有超过3500万名粉丝,每更新一条视频都能获得数十万至上百万点赞。
 
  今年3月,小米汽车SU7正式发布,再一次将雷军推上热度新高度。
 
  尤其是小米汽车的正式发布恰好在“苹果取消了长达十年的电动汽车计划,放弃了该公司历史上最雄心勃勃的项目之一”的消息曝出后不久。“苹果都做不成的事,小米做成了!”让小米汽车和雷军不仅在国内媒体和社交平台大火,还火到了海外媒体和社交平台,火到国际了!
 
  雷军太火了,以至于网友自发衍生出“赛博雷军”的玩法。
 
  今年国庆节期间,短视频平台上出现“雷军AI配音”的恶搞视频,网友使用AI克隆的雷军声音骂人、吐槽。“大家好,我是雷军,我TM……”,这句魔音穿脑的开场白,配上AI合成的雷军音色和表情包,以病毒式传播席卷各大平台,成为了互联网上最魔性的存在。
 
  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
 
  在2024年的科技圈,有一位值得一提的人物,那就是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AI专家——杰弗里·辛顿。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加了拿大科学家杰弗里·辛顿和美国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表彰他们在使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方面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
 
  现年77岁的杰弗里·辛顿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杰出科学家,被誉为“AI教父”和“深度学习鼻祖”,也是2018年图灵奖得主。
 
  杰弗里·辛顿的主要学术成就包括证明反向传播算法、发明玻尔兹曼机、改进卷积神经网络,这些成果为AI技术发展乃至落地不可或缺的“拼图”。作为“深度学习之父”,辛顿的发展使得卷积神经网络等结构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工具,推动了从自然语言处理到计算机视觉等多个领域的飞跃。
 
  尽管杰弗里·辛顿并非物理学家,但他在神经网络的研究中大量借鉴了物理学的理念。例如,他发明的玻尔兹曼机就借鉴了统计物理的概念。此外,霍普菲尔德在1982年开发的“霍普菲尔德神经网络”(Hopfield network)也使用了能量函数的概念,这同样基于物理学的原理。因此,可以说物理学在辛顿的神经网络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杰弗里·辛顿因其在人工神经网络领域的开创性贡献,以及将物理学原理应用于人工智能研究中的创新工作,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工作不仅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为物理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领域研究树立了典范。
 
  冯骥
 
  游戏科学创始人冯骥,因《黑神话:悟空》游戏爆火海内外而名扬四海。
 
  今年,冯骥,这个名字在游戏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作为游戏科学的创始人,他带领团队开发了国内首款3A单机游戏《黑神话:悟空》,以其独特的美术风格和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迅速成为了游戏界的一股清流。
 
  冯骥认为游戏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而不是一桩跟风押注的赌徒生意。他的这种理念和对游戏的态度,让他在游戏行业中独树一帜。《黑神话:悟空》不仅仅是一款游戏,更是对游戏艺术的一次大胆尝试,借助科技的力量上演着一幕又一幕的精彩剧情。游戏的大热甚至带火了游戏中的取景地山西旅游。
 
  人红邀约多,凭借在游戏行业以及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影响力,冯骥还跨界参加了国产汽车品牌比亚迪成立30周年暨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活动中,成为比亚迪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腾势Z9的车主,并表示将与比亚迪一起推动世界级品牌的发展。
 
  山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
 
  Open AI CEO 山姆·阿尔特曼无疑也是2024年科技圈最火的人物之一。
 
  在阿尔特曼的领导下,OpenAI成为了AI技术世界的“风向标”。
 
  从今年初放出文生视频模型Sora生成的视频后,每一场新产品/新服务发布都吸引了全球目光。在他的带领下,Open AI不仅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推出了多款备受用户喜爱的产品。
 
  刚刚过去的12月,OpenAI“12天12场新品发布会”将AI热度推向新高度。
 
  作为Open AI的掌舵人,阿尔特曼强调AI作为人类变革力量的重要性,AI技术影响着银行、医疗、教育等各个行业,他理解建立对AI的信任是其广泛采用的前提,他强调AI系统的可解释性和与人类价值观的一致性,倡导外部审计和监管标准,为问责和公众信心奠定基础。
 
  不过,阿尔特曼和另一科技圈大佬马斯克之间似乎有不可调和的矛盾。马斯克对OpenAI和阿尔特曼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命令阻止OpenAI将自己更充分地转变为盈利业务。阿尔特曼将他与马斯克的关系描述为“复杂”,并在采访中称马斯克为“恶霸”,认为马斯克对OpenAI的持续批评是一场“闹剧”,认为马斯克的敌意与OpenAI的成功和他对它的失去控制有关。
 
  马斯克已经开始了自己的AI公司xAI,他与阿尔特曼在AI领域成为了竞争对手。马斯克和阿尔特曼的冲突已经成为塑造未来AI格局的重要力量。
 
  阿尔特曼的表现,值得拭目以待。
 
  张朝阳
 
  提到张朝阳,你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搜狐公司的创始人和CEO。然而,在2024年,张朝阳却以一种全新的身份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他成为了一名物理播主,还变身游泳达人成功横渡了威海湾。
 
  张朝阳本身具有深厚的物理学背景,他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并在MIT从事博士后研究,变身为“物理网红”对他而言更像是一种回归和兴趣的延伸。
 
  张朝阳在物理播主这个新角色上表现得游刃有余,他的《张朝阳的物理课》不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复杂的物理原理,更是通过生动的实验和案例,让观众们感受到了物理学的魅力和乐趣。
 
  张朝阳在2024年还完成了一项引人注目的挑战——成功横渡威海湾,他从刘公岛出发,全程4.15公里,耗时2小时36分钟。这次横渡吸引了亿万网友在线观看。
 
  事实上,张朝阳横渡威海湾的挑战是为了推广其2024秋季搜狐视频播主大会,希望能吸引更多人来搜狐视频“关注流”体验视频社交的乐趣。
 
  看来大佬在享受生活和个人兴趣的时候,还是时刻不忘业务发展,简直事业心爆棚啊!
 
  黄仁勋(Jensen Huang)
 
  最后,谈到2024年最火的科技人,不得不提这一位。
 
  在2024年,英伟达市值屡创新高,截至12月,英伟达的市值达到了3.35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最有价值的公司。
 
  英伟达的惊艳表现,让英伟达CEO黄仁勋的身价暴涨,影响力飙升。
 
  今年,黄仁勋在其母校美国斯坦福大学参加了斯坦福商学院SIEPR经济峰会以及View From The Top系列活动,并在两场公开对话视频中发表长谈,谈及AGI发展、AI算力增长等话题,引发广泛报道。
 
  此后,SIGGRAPH 2024计算机图形大会上,黄仁勋与Meta创始人扎克伯格同台对话,期间互换身上的外套成为经典一幕。
 
  扎克伯格在社交平台Instagram上发布了与黄仁勋互换外套的照片。扎克伯格身着黄仁勋标志性的黑色皮夹克,而黄仁勋则穿上了扎克伯格棕色外套,这篇帖子发布后不久就收到了几千条评论和10万个点赞。
 
  黄仁勋还获得了香港科技大学工程学荣誉博士学位,并在学位授予仪式上发表了演讲,与校董会主席、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进行了深度对话,讨论了人工智能的变革和展望,并特别指出未来有望实现大规模生产的三种机器人:汽车、无人机和人形机器人。
 
  总结
 
  2024年,这些科技圈最火的人,他们不仅仅是科技的创造者,更是时代的引领者。他们的故事,充满了激情、创新和梦想。然而,这只是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和开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科技大佬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改变。(宜月)
 
  原标题:2024科技圈最火的人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周鸿祎直言:机器人研发难度远超自动驾驶

    周鸿祎表示,其实机器人技术比自动驾驶要难,自动驾驶的工作相对比较单纯,机器人在家里做养老、家政要求太复杂,而且机器人没数据,因为从来没用过。
    周鸿祎机器人研发自动驾驶
    2025-04-21 11:51:42
  • 消息称黄仁勋与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会面 讨论设计新一代芯片

    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中国访问期间,与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会面。据报道,黄仁勋与梁文锋讨论了如何设计符合中美两国监管要求的新一代芯片,以满足客户需求。
    黄仁勋DeepSeek梁文锋
    2025-04-20 10:35:20
  • 周鸿祎谈Manus和DeepSeek的区别

    在周鸿祎看来,Manus整合了市面上各种各样的Agent的工具,比如用python来做图表的分析,视觉模型来操作电脑,这样来解决一些基本工具的使用。DeepSeek是没有营销,是靠确实东西过硬。
    周鸿祎ManusDeepSeek
    2025-03-12 11:54:30
  • 全国政协委员周鸿祎:建议对大模型“幻觉”给予适度包容,让中国AI大胆前行

    周鸿祎认为,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取得了“国运级科技成果”,不仅促进了大模型技术自主创新,也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让大模型加速走进百行千业,成为推动中国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国家强盛的关键力量。
    周鸿祎大模型DeepSeek
    2025-03-05 09:47:20
  • 马斯克即将发布Grok3大模型 将引入“思维链”推理能力

    Grok 3被马斯克称为“地球上最聪明的人工智能”!日前,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宣布,大模型Grok 3将于北京时间18日中午12点正式发布。
    马斯克Grok3大模型
    2025-02-18 10:54:15
  • 快讯|马斯克谈DeepSeek;苹果正加速推进家用机器人项目

    日前,WELT经济峰会公布特斯拉CEO马斯克采访视频,其中提到了大火的国产大模型DeepSeek;根据彭博社的时事通讯,苹果正加大机器人技术投入,近期发布了更多相关岗位招聘信息,希望为其产品带来更智能的体验......
    马斯克DeepSeek家用机器人
    2025-02-10 13:24:24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