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蔚小理”撕掉“造车新势力”标签

蔚小理”撕掉“造车新势力”标签

2025-01-17 10:24:14来源:盖世汽车 关键词:换电站充电桩阅读量:22299

导读:李斌表示,“从做单一品牌到多品牌,对蔚来是变化,也是挑战。但不同品牌之间的共用性很高,蔚来座舱、智驾、高压等板块,一个团队服务于三个品牌。”
  在汽车产业这场轰轰烈烈的变革中,蔚小理,即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作为造车新势力代表,自诞生之日起便备受关注,站在聚光灯下接受来自外界的审视。
 
  如今,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蔚小理”三家企业也在近10年的成长过程中,品味着造车带来的酸涩与喜悦,不断壮大,其面临的课题也从“如何活下来”变成了“如何活更久”。
 
  站在十年的节点往前看,三家车企已经明确了未来的目标:理想要做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小鹏致力于成为全球化AI汽车公司,蔚来以“成为技术和体验领先的用户企业”为愿景,携旗下三个品牌走向全球。
 
  从目前三家车企的市场表现、战略布局以及关注重点来看,“蔚小理”在三个迥然不同的创始人的带领下,2025年的发展之路已经分化。面对车圈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以及为了实现长远发展的“星辰大海”,“蔚小理”正在撕掉“造车新势力”标签。
 
  三位CEO,三种网络态度
 
  2020年,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和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曾在个人的社交媒体发布了同一张照片,当时何小鹏的配文是“三个苦逼,在忆苦思变”。
 
  自此,三人再无同框。
 
  三位创始人均带有互联网背景,经过车圈近十年历练,如今已形成了个人色彩十足的鲜明特色:有人已经“退网”,有人开始出镜,有人则一直站在幕后。
 
  曾号称“微博之王”的李想,在2024年进入了沉寂状态,不再是金句频出,也不再时常更新微博袒露内心心声。在整整销声匿迹了九个月后,李想以《2024理想AI Talk》回归公众视野,并带来了重磅消息:2025年,李想已经不想再做一名汽车企业CEO了。
 
  “做汽车之家,有我人生中最大的一个遗憾。”汽车之家最高市值曾接近千亿港元,在任何人看来都不应该有遗憾,不过,李想却坦言:“选了一个非常垂直的领域,虽然你做得很好,但是某种程度你可能为了一棵树,错过了一个森林。”
 
  在第三次创业的时候,李想要选择一个森林,绝对不只做一棵树了。因此,不止于车企,在这波全球AI浪潮下,李想要将理想打造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
 
  在《2024理想AI Talk》中,李想也分享了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思考,并公布了多项人工智能成果。
 
  李斌向来以亲和力著称,私下乐于与车主打成一片,经常花费大量时间回复微信群和蔚来APP上的私信。如今,“加电的李斌”开始在视频号频繁出镜。
 
  李斌于2024年3月15日在视频号上发布了自己出镜的第一条视频。自此,李斌便将视频号作为一个发声阵地,几乎实时地在视频号上更新自己的行程,更新蔚来汽车的各项新进展与最新动态。
 
  在李斌视频号的简介中,排在蔚来创始人、CEO前面的称呼,是加电的李斌。
 
  为了更好地让用户“一起加电”,2025年新年第一天,李斌就开始了2200公里的东北出差行程,并且给自己布置了一个挑战任务:从大连出发,途径沈阳、长春、哈尔滨、黑河、最后抵达漠河北极村,挑战全程只用蔚来换电站和充电桩。
 
  在1月4号早上八点半,天气最冷、难度最大的黑河到漠河路段,李斌又在视频号开启了全程直播。
 
  不同于李想在网络上的“销声匿迹”、李斌不亦乐乎地打造个人IP,一直以来以“技术咖”、“理工男”形象示人的何小鹏,则鲜少在社交媒体上露面。
 
  何小鹏曾坦承自己不擅长社交,甚至有点“木讷”,刚聊过天的人第二天在街上碰到,他认不出来。
 
  在2024NIO Day当天,何小鹏作为“地主”也来到了现场,和李斌一同吃了冬至汤圆并参加了NIO Day现场活动,‌
 
  前不久,网络上流传着一段何小鹏和团队一起开心唱水手的视频。视频来自于小鹏汽车副总裁。事件的起源则是小鹏AI战略年度复盘会,从早晨9点开到晚上8点,大家都开嗨了。
 
  “这一年小鹏在AI领域突飞猛进,2年前对AI的判断,在过去一年正在一步步量产实现。”从视频中可以看到,何小鹏笑得合不拢嘴,兴奋地拉着众高管一起唱歌。
 
  “蔚小理”三家企业的底色,多少带些创始人个性化的一面。步入2025年,汽车产业变革的趋势逐渐明朗,三家车企也都在主动求变,适应新形势。
 
  三位创始人虽然风格迥异,但骨子里都流淌着一股自我革新的血脉。站在当下看未来,他们都想撕掉“造车新势力”这一标签,再造新“蔚小理”。
 
  造车十年,蔚小理已攻下“城池
 
  如果单单以“市场销量”来论造车的成败,从目前各家公布的2024年销量数据来看,均实现了大幅增长,在造车之路上步步向前。
 
  2024年,理想汽车全年销量为500508辆,一举成为中国新势力品牌中第一个年销量超过50万辆的车企,其中,单月最高交付为58513辆。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传统豪华品牌的单车均价持续下降,理想在售的L6、7、8、9、以及MEGA的售价已经非常接近豪华品牌。纵向对比来看,2024年,一汽奥迪的销量为611088辆。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理想汽车在2025年能够保量、保价,那就很有可能超越奥迪。
 
  2024年,蔚来汽车全年销量为221970辆,其中,蔚来品牌交付了201209辆,乐道品牌交付新车20761辆。考虑到蔚来旗下乐道L60还处于产能爬坡阶段,而ET9则刚刚在2024年NIO Day上发布,因此,整体来看,这样的销量成绩总体上还是值得肯定。
 
  2024年,小鹏汽车全年销量为190068辆,这一成绩的背后离不开爆款车型的加持。2024年,小鹏汽车对产品进行全面梳理后,推出了第二品牌MONA,还发布了全新轿车P7+。截至2024年12月,小鹏MONA M03自上市以来,连续第四个月交付量超过了1万辆,仅用四个月就实现了第5万辆车的生产里程碑。
 
  与2023年相比,三家车企的销量都实现了大幅增长。理想汽车与2023年376030辆的销量成绩相比,实现了33.10%的高增长。蔚来汽车同2023年160038辆的销量相比,整体上涨了38.7%。小鹏汽车相比2023年141601辆的销量,同比增长了34.2%。
 
  从销量目标完成率来看,理想超额完成2024年的销量目标,蔚来超过90%,小鹏则为67.9%。
 
  不过,在投资者最关心的赚钱方面,目前只有理想实现了盈利,蔚来和小鹏暂时还处于亏损状态。
 
  十年过去了,理想汽车是互联网造车新势力中首家盈利的车企,也是特斯拉和比亚迪之后,第三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根据最新的财报数据,理想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累计为45.1亿元人民币,蔚来和小鹏分别累计亏损152.9亿元人民币和44.6亿元人民币。
 
  如今,三家车企愁的已经不是同一件事了。在蔚来成立十周年之际,李斌发布内部信,向团队提出了“保持初心、专注行动”的新要求,并表示,“2025年实现销量翻番,2026年实现公司盈利,是不容有失的工作任务。”
 
  不止造车,瞄准“星辰大海”
 
  所谓“企业战略”,就是要看五年、想三年、踏踏实实干一年。随着汽车产业变革加速,仅仅靠造车,支撑不起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要经历的惊涛骇浪。
 
  事实上,车企都不想再做单纯的造车企业,就连“蔚小理”诞生之日便作为对手的特斯拉,也并非传统的汽车企业。因此,当下各家更需要进行长远的谋划与布局,于是乎,他们瞄准了目前最热的风口—AI。
 
  AI技术在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广泛的应用,成为科技圈的热点话题。想要一片森林的李想与具有前瞻目光的何小鹏,都将AI作为未来的发展。
 
  李想已经明确表示,理想汽车的核心是达成L4自动驾驶,并实现人工智能的汽车化,进而转型为人工智能企业。
 
  在理想公司的LOGO设计中,并未直接体现“汽车”二字,而其运营实体的名称依然沿用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这一细节透露出理想高层对于未来发展蓝图的期望,即业务范畴不应仅仅局限于汽车领域。
 
  据悉,早在2022年9月,理想内部就已将AI确立为战略核心,并在2023年年初对外公布。在过去一年中,理想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金,其中接近一半的资金都用于AI技术的研发。
 
  目前,基于自研基座大模型Mind GPT的理想同学已经从车机进入手机,App已于2024年12月27日全量上线。
 
  在何小鹏发布的小鹏汽车2025开年内部信中,他将2024年看做是“逆风前行”的一年。小鹏汽车曾在上半年经历至暗时刻,也曾在下半年连续4次打破历史纪录。如今,小鹏汽车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踩在AI风口上的小鹏,正扶摇而上。
 
  小鹏汽车率先提出了“AI定义汽车”的战略概念,并将其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未来,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等基于AI的新物种将不断涌现。小鹏汽车正全力搭建技术架构,为创造更多可能筑牢根基。
 
  在“科技春晚”CES 2025上,小鹏汇天携最新的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亮相。据悉,“陆地航母”会在2025年12月份正式上市,并于2026年开始交付,预计售价不超过200万,目前订单已超过3000台。
 
  在外界看来,小鹏的操作和特斯拉十分相似,唯一的不同可能是,马斯克在研究将人送向太空而何小鹏只是将人送上天空。
 
  再来看蔚来,在蔚来发布的企业价值体系3.0中,已经明确将蔚来的企业使命变为“Blue Sky Coming 共创可持续和更美好的未来”,企业愿景更改为“成为技术和体验领先的用户企业”。
 
  在这样的愿景下,蔚来正致力于成为“蔚来集团”。目前蔚来旗下有三个品牌,分别是蔚来品牌、乐道和萤火虫‌,并且已经发布了智能电动行政旗舰蔚来ET9。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品牌价格上至81.8万下至14.88万,最高差价66万,在市场定位和目标用户上各有不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品牌格局。
 
  李斌表示,“从做单一品牌到多品牌,对蔚来是变化,也是挑战。但不同品牌之间的共用性很高,蔚来座舱、智驾、高压等板块,一个团队服务于三个品牌。”
 
  此外,作为“将换电路线贯彻到底”的车企,蔚来正在凭借换电构建自身的能源护城河,构建能源朋友圈。不可否认,蔚来创新的商业模式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标杆,也在慢慢消弥汽车与能源两大产业的界线。
 
  2025年,脚踏实地拿下市场
 
  “2025—2027年,汽车行业将进入淘汰赛结算,最近全行业也更真切的感受到淘汰赛的寒意”。何小鹏在内部信中无不表示对未来的担忧。在蔚来10周年内部信中,李斌也认为,未来2—3年将会是新能源最激烈的赛段。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2024年全年汽车产销数据,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快速增长,年产销首次突破1000万辆,销量占比超过40%,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在这样的市场态势下,市场竞争也在愈演愈烈,没有最卷,只有更卷。对于车企来说,抢占市场最快的利器就是产品。盖世汽车了解到,2025年将迎来“蔚小理”的产品大年。
 
  理想汽车原计划于2024年推出的纯电动MPV和三款纯电动SUV,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期上市。理想不得不暂缓纯电车计划,将原定的三款纯电动SUV延后到2025年上半年发布。
 
  因此,理想汽车在2025年的规划十分明确:现有增程式电动汽车正常迭代,三款纯电动SUV丰富产品线,同时继续探索AI领域和人形机器人研发。
 
  此外,李想还透露了理想汽车未来可能推出跑车的计划。对于此前因购买法拉利在市场上引起的热议,他表示,购买法拉利是为了体验其产品,了解法拉利是如何打造的。未来,理想有50%的可能推出一款有趣的跑车,以扩大产品覆盖范围。
 
  据目前透露的消息,小鹏汽车在2025年也有诸多备受瞩目的全新车型。
 
  对标小米YU7和特斯拉Model Y的中型SUV小鹏G7,目前已完成工信部备案,定妆照也已经公布。小鹏G7与小鹏P7+保持统一的设计语言,搭载最大功率218kW单电机,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组,预计将在2025年第一季度正式上市。
 
  还有以G9为原型车开发的小鹏汽车首款增程车型——小鹏G01也将亮相,定位为C+级6座SUV。
 
  此外,小鹏汽车还将推出改款车型。据透露,新款小鹏G6、G9和X9,预计将会取消激光雷达,采用纯视觉智驾方案,在外观和动力方面也有调整和升级。
 
  按照蔚来官方规划,旗下子品牌乐道将在2025年推出一款6/7座布局的旗舰SUV,或命名为乐道L90,还将发布一款5座布局中型SUV,预计命名为乐道L70。
 
  此外,蔚来的第三品牌firefly萤火虫已经曝光了首款车型,定位小型车,采用全新设计语言,现已开启预售,预售价为14.88万,将于今年4月上市。
 
  随着小米、问界等新品牌的加入,“蔚小理”的竞争对手范围也在逐渐扩大。比如,根据小鹏P7+的用户调研报告,其最大的竞品是小米SU7。而根据已经公布的2025年前两周的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周销量,第一周排名前三的品牌为小鹏、理想和问界,第二周则为理想、小鹏和小米。
 
  盖世小结:十年之前,“蔚小理”还在发愁如何将PPT变为现实中的新能源汽车,十年之后,曾经的“新势力”也已经变身行业“老玩家”。“10年了,不能再叫新势力。本来也不应该再叫新势力了。”李斌更是直言,10岁的蔚来已经成熟。
 
  作为造车新势力中的第一批创业者,“蔚小理”在取得诸多成果的同时,也经常听到行业对其唱衰的声音。在经历近十年的风雨后,三家企业如今面临的局面已大相径庭。不过,蔚小理要走向远方的“星辰大海”,撕掉“造车新势力”标签,都需要脚踏实地地做好产品,服务好用户,先打好2025年这一仗!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国内首家达成!蔚来能源将迎第8000万次换电

    截至2025年7月16日,蔚来能源已经在全国布局了3402座换电站,其中高速公路换电站就有1000座。此外,蔚来还建设了26753根充电桩,并接入了超过130万根第三方充电桩。
    蔚来能源换电站
    2025-07-17 08:51:49
  • 中国碳中和:与北京蓝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总投资额预计为100亿

    7月7日,中国碳中和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与北京中宏蓝海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加快推动一些专案落地,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及光储充一体化”项目,推进“绿色新能源交通体系建设”项目以及“新能源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项目。
    中国碳中和新能源充电桩
    2025-07-11 09:45:24
  • 巨湾技研与中铁二十五局签署战略协议,共拓超快充全产业链合作

    近日,巨湾技研与中铁二十五局达成战略合作,将围绕超快充电池销售、超充场站建设运营及厂房工程等领域展开全产业链协同,助力“双碳”目标落地。
    充电桩新能源汽车
    2025-06-04 10:00:53
  • 充电桩行业太卷,该涉足吗?

    进入2025年以来,“充电像加油一样快”正在照进现实。新能源汽车技术潮流正在引领产业变革,比亚迪、华为相继推出兆瓦级闪充技术,掀翻油车最后的壁垒。
    充电桩
    2025-06-01 09:27:46
  • 加油站也是加电站!中国石化入股宁德时代 双方将共建1万座换电站

    根据协议,中国石化与宁德时代将全面深化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携手构建全国换电网络生态和标准建设,统一管理运营换电资产,今年将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未来共同致力于建设10000座换电站目标。
    中国石化宁德时代换电站
    2025-05-23 15:09:43
  • 华为智能电动&智能充电网络战略与新品发布会成功举办

    2025华为智能电动&智能充电网络战略与新品发布会成功举办,重磅发布华为兆瓦超充,并成功举办重卡兆瓦超充一张网签约仪式。
    充电桩新能源汽车
    2025-04-25 10:01:01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