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集智能制造国家标准起草单位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2025年第四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5〕23号),标准已正式立项,目前正在起草研制阶段,我单位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起草单位,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国家标准介绍:
1. (计划号20251061-T-339)《智能制造能力建设服务规范》
当前西方国家通过对技术、产品、数据的把控与垄断,加速重构全球产业格局,我国制造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恶化。智能制造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承担着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历史使命。政策引领方面:《“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制造能力建设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以制造企业需求为导向,发挥我国制造业规模庞大、场景丰富优势,充分把握不同细分行业、不同企业、不同阶段特点,围绕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提升,研制智能制造能力建设服务规范对于推动智能制造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有着重要意义。
行业发展方面:得益于近年来国家智能制造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我国制造业迎来高速发展期,各类制造企业正为适应需求升级而努力加快创新步伐。然而现阶段我国智能制造能力建设总体呈现“参与指数高”、“等级指数低”态势,区域、产业、企业发展“不均衡”现象突出。对于制造企业在研发、生产以及售后服务过程等各环节的智能化升级需要更加标准化、系统化、专业化的指导。
2020年10月,GB/T 39116-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及GB/T 39117-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2项国家标准正式发布。标准从研制到发布历时5年,在此期间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量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工作。考虑到以上2项标准均以结果为导向,分别侧重于等级要求和评估方法。目前缺乏对于制造企业、解决方案供应商和第三方共同开展智能制造能力升级的服务规范。研制本标准是在此2项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聚焦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提升的过程,通过对评估过程中企业智能制造开展的经验进行提炼,给出为企业智能制造能力建设提供服务的基本保障、服务过程和能力改进方法。帮助企业理清智能制造能力提升需求,分析目前存在的差距和弱项,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达到有针对性的提升和改进智能制造能力的目的。
2. (计划号:20251062-T-339)《智能制造数字化精益管理实施指南 》
制定标准是落实智能制造相关政策的现实需要。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在重点任务-智能制造技术攻关行动中将“生产过程精益管控”作为关键核心技术提出。在重点任务-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中,提出“推行精益管理和业务流程再造,强化精益生产”,打造一批智能工厂。在行业智能化改造升级行动中,装备制造领域提出建设基于精益生产、柔性生产的智能车间和工厂。
《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的通知》在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任务中,明确提出推动实现精益生产、精细管理和智能决策。我国制造业企业开展智能制造仍需“补数字化精益管理课”。智能制造的推进首先需要有意识,但关键在于夯实和提升数字化精益的基础与能力。在智能制造意识方面,前些年,国家和地方智能制造政策全面布局,智能制造加速推进,企业现在已经逐步转变了传统意识,着力向智能制造目标迈进,各类政策和标准起到了较好的引领作用。
下一步智能制造的推进重点在于企业真正将智能制造落地实施,其中提升数字化精益管理能力是重中之重,也是企业开展智能化升级的基础。通过对7万余家制造业企业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我国仍有大部分企业仍处于智能制造的初级阶段,尤其是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由于缺乏复合型人才,在推进智能制造的过程中普遍感受到较大难度,制定标准就是为了响应大部分企业的数字化精益管理需求,让标准赋能广大企业,指导企业利用科学的方法、抓住重点的事项,让广大企业在数字化精益补课时有的放矢,快速高效提升数字化精益管理能力。
通过制定标准总结沉淀我国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的数字化精益管理典型实践,指导更多企业科学高效的实施数字化精益管理。
为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智能制造水平,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现阶段应按照“先智能化”带动“后智能化”的路径,让已经具有丰富经验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高校科研院所贡献数字化精益管理知识,让已经实施智能制造取得良好成效的制造企业贡献典型实践经验,以标准为有效抓手,汇聚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精益管理的优秀做法,提炼核心实施要点,形成适应我国制造业实际情况的智能制造基础夯实方案,促进更多企业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3.(计划号:20251063-T-339 )《智能制造智能决策实施指南 》
决策智能化是人工智能技术深化应用的终极目标。
决策智能科学将数据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融为一体,智能决策旨在准确理解决策过程,以及如何根据反馈对结果进行评估,管理和改进,从而提高决策水平。目前,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决策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自动决策和增强智能受到热议,这种趋势正在将决策智能推向预期的扩张期。最近的危机揭示了业务流程的脆弱性,在企业重组业务流程,增强应变能力,适应性和灵活性的过程中,智能决策方法和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依赖于各种软件技术的决策智能市场正在迅速崛起,并开始为决策者提供解决方案。智能决策市场正蓬勃兴起,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将为技术提供商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身处信息过载、技术爆炸和组织复杂度倍增的智能时代,决策制定的难度和不确定性也相应呈指数级上升。对企业来说,重要的不仅是获得信息,更在于对信息进行及时加工、正确分析、洞察规律,支撑决策。智能决策将事后分析转变为事前的预判与主动执行,能够大幅提高企业生产力和效率。
近年来,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重点项目主要支持设备、系统和平台数据的采集和互联互通。但是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最重要的价值在于数据分析和应用,智能决策技术应用将充分发挥数据作用,利用数据分析辅助决策,切实提升业务创新。在智能制造领域开展智能决策标准制定意义重大。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的主攻方向,对于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显著。
通过制定智能制造 智能决策 应用场景和业务需求标准,主要目的是为了梳理企业在制造过程中的智能决策典型场景,明确场景的重点需求,促进制造企业输出有效需求,为供给侧的智能决策服务商创新智能决策技术,并与制造场景相结合提供参考,不断丰富高质量供给,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发力,以充分发挥智能决策技术的赋能作用,引领企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创新产品。
二、权利和义务:
1.在我国境内的独立法人和具有与标准项目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
2.在可以公开的前提下,起草人应共享本单位和个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并积极提交技术贡献和建议;
3.享有在标准前言中署起草单位名称和起草人姓名的权利;
4.标准发布实施后,享有优先参与本标准修订的权利等;
申请参加方式:填写《智能制造国家标准报名表》,并加盖单位公章的申请表扫描件发送至596050239@qq.com
附附件1:智能制造国家标准报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