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以及汽车产业朝着智能化和低碳化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市场对于汽车整装零配件和轻量化材料的需求持续增加。同时,汽车热管理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新能源汽车用胶成为了新兴增长引擎之一,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热管理: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个风口?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在运行过程中会持续发热,若不进行有效的热管理,性能将不断降低并引发安全性问题。尤其是,当电池内部温度升高至一定程度,电解质分离造成内部短路,进而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热管理系统及技术在防止电池热失控、延长电池循环寿命、提高能耗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对于智能化、轻量化和多场景应用的需求逐步增加,热管理技术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那么,导热粘合剂作为热管理系统的核心材料之一,不仅能够保持电池结构的稳定性,还可有效分散热量,成为了决定电池系统性能和寿命的关键因素。
今天为大家解读:LG化学的导热粘合剂材料解决方案。
导热粘合剂的作用与特性
现有电池组装工艺中多采用单独结构物质支撑电芯并实现散热。不仅增加了电池重量且零件数量较多,还使得组装过程较为复杂。然而,导热粘合剂则可直接将电芯和模组、或电芯和电池包粘合起来,填补电池组间的空气间隙。
LG化学的导热粘合剂在保持结构稳定的同时发挥散热作用,实现电池包的轻量化组装并提高了整体电池系统的能源效率。此外,导热粘合剂具有较高的热传导性和电绝缘性能,有助于防止电芯间短路,有效确保电池系统的安全性,提高电池的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导热粘合剂的应用
导热粘合剂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系统、ESS储能系统和工业电池领域。当用于ESS储能系统时,可有效控制电池发热并提高供电系统稳定性;用于工业电池时,可适用于电网、数据中心和不间断电源(
UPS)等多个场景。
此外,导热粘合剂的应用已扩展至出行、电装零部件等多个领域。在出行方面,马达、逆变器和车载电力半导体等多个电动汽车核心动力部件,对于导热粘合剂的需求正在逐步扩大;在电装零部件方面,相机传感器、车载显示屏和LED车灯等也都需要导热粘合剂进行热管理。
LG化学导热粘合剂优势
目前,LG化学凭借180余项导热粘合剂专利构建了技术壁垒,正积极开发多种产品组合,进一步扩大粘合剂的应用范围并推动实现下一代NVH*解决方案。
*NVH: 即噪音(Noise)、振动(Vibration)和声振粗糙度(Harshness)的缩写。描述的是汽车行驶过程中,车内人员所感受到的噪音、震动和不适感,是衡量汽车制造质量与乘坐舒适感的综合性指标。
此外,LG化学与全球企业开展紧密合作,开发适用于发动机、逆变器/转换器的聚酰亚胺清漆*、纳米银胶*等多种粘合剂材料,为客户提供降本增效、轻量化的创新材料解决方案。
*聚酰亚胺清漆(Polyimide varnish): 用于驱动电机绕组的绝缘涂层材料。
*纳米银胶(Silver nano paste): 用于电力模组的高耐热隔热材料。
商业化合作进程
2024年 向北美电动汽车企业供应导热粘合剂
10月,LG化学宣布向北美电动汽车企业供应导热粘合剂,正式布局汽车用粘合剂市场,并致力于将该业务规模扩大至数千亿韩元。
2025年 与汉拿万都开发汽车用电子元器件粘合剂
2月,LG化学宣布与韩国汉拿万都签署了关于共同开发新一代汽车电子元器件粘合剂的合作协议。通过此次合作,双方将针对摄像头、雷达等ADAS控制零部件用的导热填隙材料,车辆转向及制动装置用的绝缘粘合剂等产品进行共同研发和应用测试。
2025年 与NORITAKE开发出电力半导体用粘合剂
6月,LG化学宣布携手高端精密陶瓷制造企业NORITAKE,共同开发出适用于汽车内连接电力半导体(SiC)芯片和基板的银胶(Silver Paste),并将持续推进新一代产品的开发合作。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推动着热管理技术的创新与变革。导热粘合剂凭借在热管理方面实现的稳定结构和有效散热这一“双控”效应,成为了新一代电池热管理技术发展的主流产品,LG化学将不断研发创新的汽车粘合剂材料并扩大其应用场景。
未来,LG化学将基于在显示、半导体等电子材料领域积累的技术及制造实力,积极拓展具备新一代增长潜力的汽车用材料业务,持续强化其市场竞争力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