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发布推动“互联网+”制造业行动指导意见
2016-01-14 09:03:04来源:中国新闻网 关键词:两化融合智能化智能制造阅读量:32770
导读: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14日发布“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到2018年,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进一步深化,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
【工控中国 政策法规】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14日发布“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到2018年,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进一步深化,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11个方面的“互联网+”重点行动。在“互联网+协同制造”方面,提出重点领域推进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打造一批网络化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形成制造业网络化产业生态体系。
14日发布的行动计划是上述指导意见在制造业的落实。其主要思路是以加快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实施“互联网+”制造业和“互联网+”小微企业为重点,以高速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产业为支撑,不断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和标准建设推广行动、智能制造培育推广行动、新型生产模式培育行动、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提升行动、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培育行动、网络基础设施升级行动、信息技术产业支撑能力提升行动。
根据行动计划的目标,到2018年,智能装备国产化率明显提升,建成一批重点行业智能工厂,培育200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初步实现工业互联网在重点行业的示范应用。
公众将从这部行动计划中受益。该计划明确,到2018年,中国建成一批全光纤网络城市,4G网络全面覆盖城市和乡村,8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光纤到村,直辖市、省会主要城市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达到30Mbps。
-
AI领航制造行业新篇,携手华为共赢数智未来
近日,华为AI+制造行业峰会2025在广州成功举办。峰会期间,华为中国政企业务副总裁郭振兴在媒体沟通会中提到,AI的兴起对制造行业的降本增效及产业创新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华为AI+制造智能制造 2025-05-07 16:27:08
-
传统制鞋业的AI突围!鞋企借智能制造重构行业创新范式
2025年将投入1.2亿元建设“AI智造基地“,计划实现从智能设计到个性定制生产的全链路数字化,目标将定制鞋履的交付周期压缩至72小时以内。
传统制鞋智能制造AI大模型 2025-04-29 17:41:52
-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5年版)》的通知
《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5年版)》基于制造企业探索实践,结合技术创新与融合应用发展趋势,从工厂建设、产品研发、生产管理、生产作业等8个重点环节,凝练出40个典型场景,并围绕场景业务活动、核心问题、实施路径与应用成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
智能制造智能制造典型场景 2025-04-29 13:10:52
-
CIOE激光技术及智能制造展汇聚全产业链企业,共探技术创新与多元应用
为聚焦下游应用技术突破,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展会精心打造“激光焊接区”与“激光医疗展区”两大核心板块:激光焊接区汇集大族、创鑫、艾贝特等头部企业,集中展示覆盖汽车制造、电子工业、航空航天及生物医学领域的高精度焊接技术。
光博会智能制造激光焊接 2025-04-27 11:23:06
-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25)在京盛大开幕 三丰精密量仪展示全球领先测量技术
在高端制造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精密测量技术作为产业的“眼睛“,正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日本株式会社三丰(Mitutoyo)作为全球精密测量领域的领军企业,携其最新技术成果亮相本届展会,展示其在智能制造时代的前沿测量解决方案。
三丰精密量仪智能制造测量解决方案 2025-04-24 13:14:47
-
工信部、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 版)》
智能制造是基于先进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具有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自学习等功能,旨在提高制造业质量和创新能力、效率效益和柔性的先进生产方式。
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2025-04-24 09:39:08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